-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史料分类_——2022年北京卷
1,华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几万华工在欧洲战场从事艰苦工作,数千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材料一:关于一战华工的部分研究资料
文献史料
①
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1916年
②
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驻济南领事就劳工问题致英国公使的信》,1916年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英法等国规定招工各项工资案》,1917年
④
《中国人力援助战时法国》,《纽约时报》,1917年
⑤
威海市档案馆藏《华工出洋歌》,1917年
⑥
《旅法华工近状》,《东方杂志》,1917年
⑦
《大战中的中国:她在劳力、原材料、军需品和食物上对协约国的贡献》,《亚洲》,1917年第8期
⑧
《华工团二大队第3902号华工给德国皇帝的信》(译件),1918年
⑨
《国王与中国华工军团》,《英国周刊》,1919年
⑩
《华工在法与祖国的损益》,《华工周报》,1919年
?
《在巴黎华工庆祝联军的胜利》,《华工周报》,1919年
?
《英法华工归国后之处置》,《民心周刊》,出版年不详
?
《招聘护送华工回国沿途照料员章程》(中国驻巴黎总领事馆发布),《旅欧周刊》,1920年
?
《华工归国后该怎样》,《华工杂志》,1920年
其他资料
?
尼古拉斯·格里芬:《一战中的英国华工军团》,《军事事务》,1976年第3期
?
徐国琦:《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
材料二:探究主题
甲
华工赴欧的原因
乙
英法对华工的态度
丙
中国社会对华工的关注
丁
一战后华工的境遇
(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
(2)参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选题意义,拟定研究提纲,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
要求: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所列参考资料从标题上看应密切联系主题。
二,史料价值——2022年广东高考第17题、2023年安徽百校联考
1,有同学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明代财政收入
年份
米麦(万石)
布(万匹)
绢(万匹)
宝钞(万锭)
银(万两)
1430
3979
20.5
94.1
7388.9
32.9
1552
2659
13.3
32.0
2414.4
243.3
1621
2780
12.9
20.6
8.1
755.2
——摘《明实录》
材料二;《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须繁。
——摘《醒世姻缘传》等
材料三: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也。铸钱以通有无,铸者不息,货无匮竭,二也。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为出土的西夏王朝雕版、活字印刷品。
图1雕版西夏文《天盛改旧新订律令》
图2西夏活字印刷(农户向官府)纳粮收据
图3雕版西夏文《论语》
图4西夏文佛经(古代中国最早的木雕版)
分析说明材料中出土文物的史料价值。
史料实证——2022、2023年年广州一模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高昌地处吐鲁番盆地,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高昌的东南面,大部分是汉族居住的农业区;其西北面则是我国历史上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贞观十四年八月,唐朝平定高昌,以其地为西州,州内设置了三郡、五县、二十二城,辖地户约八千、人口约三万七千。唐朝还在该地区采取了修建水利、设置官市、管理交通等一系列措施。到天宝年间,西州地区居民增至一万九千多户,人口增加至约四万九千,货物四至,客商云集。
——据《旧唐书·西戎传》等整理
材料二近年,吐鲁番出土了大量从东晋到元代的古代文书,引起了学者注意。其中一份为民众自报的户籍文书,记载了某家庭的成员、授田等情况,文书后署“贞观十四年九月”。另一份是卜天寿所写的文本残卷,该文书大部分是其抄写的汉代经学大家郑玄注释的《论语》,卷后还附有绝句六首,另抄有《千字文》开头五句。抄本中有题记“(唐)景龙四年三月一日私学生卜天寿(抄)”“西州高昌县宁昌乡淳风里义学生卜天寿年十二”。
——摘编自马克章《西域汉语通行史》等
(1)利用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互证得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在高昌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历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为中小学学生教育成长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学习课堂帮助学生教师更好更方便的进行学习及授课,提高趣味性,鼓励孩子自主进行学习,资料齐全,内容丰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