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珠玑古巷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20港航2班何怡婕
目录壹贰叁肆历史沿革文物遗存历史文化保护措施
壹历史沿革中国三大寻根地之一广府文化的发祥地
历史沿革珠玑巷,原称敬宗巷,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城北部偏东,地处梅岭与南雄县城之间。珠玑巷的鼎盛期是唐、宋时期。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路,拓宽路面,梅关驿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大道,凡人口迁移、军队调动、商旅往来、使节访问等大都经过此道。珠玑巷是中原南迁氏族的驻足地和发祥地,在岭南人文史上有重大影响。据史料记述,珠玑巷人向南迁移的史事从唐朝开始,但重要的迁移事件主要发生在北宋末期至元代初期的二百多年间,大规模的有三次,陆续个别南迁的有一百多次。南雄珠玑巷传说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流传很广,说的是南宋时宫中的一个妃子得罪了皇帝,从皇宫逃出,逃到南雄珠玑巷。后来风声走漏,朝廷派兵剿灭,这里的人害怕牵连,连夜扶老携幼往南迁移到珠江三角洲,于是这里的很多地方都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从南雄珠玑巷迁移过来的。
珠玑古巷
珠玑古巷珠玑巷,原称敬宗巷,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城北部偏东,地处梅岭与南雄县城之间。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路,梅关驿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广东地区保存较好的古巷古道之一。珠玑巷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中转地,从珠玑巷迁播出去的姓氏至今已达180多个,其后裔繁衍达7000多万人,遍布海内外。
贰文物遗存
文物遗存驷马桥驷马桥,又称沙水桥,座落在珠玑古巷南门楼约百余米处,该桥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贵妃塔珠玑巷石塔,又称贵妃塔,位于古巷钟氏宗祠大门南侧。
文物遗存珠玑巷人为怀念宋度宗胡氏嫔妃,在古巷里竖有一座汉白玉胡妃雕塑像。像高2.2米,基座高1米许。在基座内镶嵌一碑刻,文日“胡妃像”,为原中共广州市委书记、珠玑巷人南迁后裔欧初先生所题。胡妃像
文物遗存张昌故居始建于唐,宋初重建,历代均修葺。故居建筑面积675平方米,为四合院仿唐、宋建筑,由前门、中堂、后厅、南北回廊所组成。在大院后两则置假山景观。张昌故居南北回廊墙上镶嵌着98块碑刻,形成一个书法石刻文化长廊。张昌故居
叁历史文化
珠玑巷本叫敬宗巷。据《直隶南雄州志》、明代屈大均《广东新语》和中山黄慈博《珠玑巷民族南迁记》的记载所述,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张昌家族七世同居,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朝廷为表彰其孝义,赐珠玑绦环以旌之。为避敬宗庙谥,敬宗巷便改称“珠玑巷”。珠玑巷得名有近千年历史,因此人们称之“珠玑古巷”。珠玑得名
肆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1982年,珠玑巷被列为南雄县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南雄市珠玑古巷·梅关古道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感谢观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