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锦生,曾经的辉煌.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都锦生,曾经的辉煌

1982年担任杭州都锦生丝织厂总工程师和生产副厂长,任职期间,该厂获得国家优质产品奖(金牌、银牌)产品4种,部优产品8种,省优产品15种,他亲自设计了2个国家著名商标一“飞童牌”“厂字牌”。1986年,产品质量正品率为99.13%,在全国丝绸行业排第一位,各项科研成果和产品设计多次获得省科技三等奖、省丝绸公司科技二等奖、市丝绸公司一等奖和市科委科技一等奖。撰写了《浙江省丝织操作法》,在全省得到应用。来成勋来成勋原杭州都锦生丝织厂总工程师、生产副厂长兼原杭州织锦研究所所长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是《浙江日报》《杭州日报》优秀通讯员,七八十年代是《丝绸》杂志的特约作者。1987—1991年,兼任中国丝绸博物馆筹建处主任。曾为杭州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二、三、四届委员和常委,曾兼任杭州市纺织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丝绸协会会员。多次荣获省、市优秀质量工作者称号。在职期间,共荣获国家经委,纺织工业部,省、市人民政府、科委,中国丝绸公司,省、市丝绸公司奖状36项。

当时厂党委在向检查团提交的汇报中提到,来成勋同志在打这场质量翻身仗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我1932年出生,原杭州市机关业余大学毕业,中共党员。我原来是杭州锦丰丝织厂的管理人员,报考到国营的省丝绸公司工作,后来又到杭州市纺织工业局、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政府工作,前后约15年,一直到1962年才到杭州都锦生丝织厂工作。我从事丝绸工作40余年,由丝绸厂到国营企业、机关,再到丝绸厂,曾任省丝绸公司杭州支公司、市纺织工业局技术员,调入杭州都锦生丝织厂后,先后任技术科长、总工程师和生产副厂长兼杭州织锦研究所所长,1987年兼任中国丝绸博物馆筹建处主任,直到退休。

当时厂党委在向检查团提交的汇报中提到,来成勋同志在打这场质量翻身仗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我是都锦生丝织厂第一个工程师、杭州市丝绸系统第一个总工程师,也是全省丝绸界唯一的生产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是集生产、技术、管理于一身的厂级干部。杭州都锦生丝织厂是全国著名的丝织厂,是当时的大庆式企业,拥有丝织机500余台,职工2980余人,产品独特,工艺精湛。产品质量水平久居同行业榜首,获国家优质产品奖(金牌、银牌)的产品在全国丝绸行业中最多(4种),部优产品8种,省优产品15种,还有“飞童牌”“厂字牌”2个国家著名商标,都在人民大会堂由副总理姚依林亲自授奖。

都锦生是全国闻名的丝绸企业,过去的一些外国首相、总理等重要外宾到杭州,十有八九都要到这个厂参观。周总理有四次到我们厂参观,除了毛主席以外,叶剑英、徐向前等国家领导人差不多都来过,评价也非常好。周总理对我们厂非常熟悉,他经常讲这么一句话:“都锦生,我可以给你们当讲解员了。”“文革”时期,都锦生改名为东方红丝织厂,1972年,周总理将我们厂改称“杭州织锦厂”。到20世纪80年代才恢复“都锦生”这个厂名。周总理向外宾介绍,我们厂^8x8梭箱的丝织机在国际上还没有,在上海工业展览馆展出的时候,周总理听说8x8梭箱丝织机是个工人王祖寅革新成功的,周总理说很了不起,后来看到我们这位工人,就说:“老王,你好!”全国丝绸厂都是传统企业,其规模从小到大都有,所以企业管理虽然比较健全,但并不科学,一些关键的生产技术一般掌握在技术人员手中。全国丝织行业的考核,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即在完成八项指标的前提质量正品率最高的就是先进企业。我主管生产、技术和科研,我负责的指标是总产量、分品种产量和产品质量。1966年,我们厂的质量正品率为99.13%,在全省丝绸行业排第一位,在“文革”期间,一直降到60%左右。后来拨乱反正了,国家提出要根抓产品质量,当时的奋斗目标是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争创大庆式企业。当时厂党委在向检查团提交的汇报中提到,来成勋同志在打这场质量翻身仗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我们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整顿,但由于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积重难返,就是达不到历史最好水平,特别是质量正品率和实物质量。当时压力很大,为此我提出了一个质量升级规划,就是必须发动群众,声势浩大地打四场硬仗(设备维修、工艺检查、纹版整顿、操作大练兵),进行彻底整顿。厂党委十分重视,规划实施后不久,产品质量不断上升,消耗降低,工厂面貌大变,质量一等品率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通过了上级组织的大检查,当时厂党委在向检查团提交的汇报中提到,来成勋同志在打这场质量翻身仗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有都锦生简报为证。

我厂的丝织风景,早在1926年美国的费城世界博览会上就获得过金质奖章全国在狠抓产品质量中,建立了国家质量奖(金银奖)制度。当时省、市级评比的条件是:同品种质量一等品率和实物水平均达到第一名,同行业公认的优秀即为省、市级优质产品。其中,经全国评议有突出成绩,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产品由纺织工业部评定获得金质奖或银质奖。当时,省丝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