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辩式思维发展训练的名著阅读指导策略.docx

基于审辩式思维发展训练的名著阅读指导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审辩式思维发展训练的名著阅读指导策略

?

陶莉

(深圳市宝安实验学校)

?

按:本文刊登于《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7年第9期。

?

审辩思维(CriticalThinking,也被译为批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等),由美国学者格拉泽尔首倡,经美国《州共同核心标准》确立其核心地位,在国内学者的译介和推广下,已成为备受国内学界关注的教育热点。但具体到语文学科教学实践上,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学界仍少有描述明晰、具影响力的实践性研究。本文尝试从名著阅读指导的角度,摸索发展学生审辩思维的有效策略。

?

一、何为审辩思维?其价值何在?

?

审辩思维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概念,学者的解释往往与其角度有关。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而言,认为审辩思维是以原则、标准对事物或言论作理性的判断与推论;从价值判断的角度而言,认为审辩思维是依标准和规范去对事物作价值的判断;从消除偏见的角度而言,认为审辩思维是以客观、无私和审慎的态度来辨识和消除偏见;从问题解决的角度而言,认为审辩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之间的整个连续性过程;从评鉴的角度而言,认为审辩思维是以一定的标准、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证据去对事物作正确的评价。[1]

目前学界大多认可美国学者恩尼斯的总结,认为审辩思维是一种具有推理的审辩过程。它强调的是审辩过程,通过信息搜寻、分析、综合、推理、解析和评价来建立自己的论点,找到支持论据,同时要在考虑反方的论点/论据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2]

审辩思维作为一种高级思维,决定着一个人面对学业、人生和社会问题时的情感态度、思想倾向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今的国际教育界已经形成共识: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审辩思维,它不仅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不仅是持续钻研的动力,更是建设理性和民主社会的基础。

?

???二、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名著阅读指导的审辩式思考

?

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编制的新版初中部编版教材,对课外名著阅读有一定的倡导,这集中体现在每三个单元后的“名著导读”部分。名著导读由四个板块构成:内容简介、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自主阅读推荐。总体而言,有进步,也仍有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简介”在内容上干涉了学生的自主解读。导读向学生提示了这本书的内容和主旨,虽有一窥全貌之效,却也提前限定了学生的解读可能,难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读书方法指导”缺乏对学生具体阅读过程的指导。有的作品建议甚至以模糊手法一带而过,比如《简?爱》的导读建议是“设身处地体验简?爱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事实上,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时代背景、生长环境都决定了他们不容易与简?爱的心理产生共鸣体验,因此,这一含糊的导读建议容易让学生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3.“精彩片段”作为精读引导,可以提示学生批注的角度。导读设置中有做批注的要求,但仅仅是在章节末尾处做一点归纳和总结。对于人物、语言、情节等,不妨设置质疑式的引导,借以体现精读的示范作用。

???4.“探究思考”的要求设置的较为笼统,比如《骆驼祥子》要求学生寻找身边类似祥子的人,《简·爱》要求思考女性美,《昆虫记》《名人传》《格列佛游记》等均要求学生学习作品的写法,进行仿写。这样的探究缺乏策略的指导和评价的方式,对学生或教师而言,其操作都是含糊的,如此探究的效果也便大打折扣了。

总体上看,现行部编版教材中关于名著阅读的设计多为理解、概括、感悟和语言仿写等方面的要求,还属于浅层次阅读,知识性阅读,没有体现思考的层次性与思辨性。对初中生而言,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已经发展至可以尝试做思维深层次训练的程度,或者说,应该到了培养他们学习审辩思维的时候。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作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作品的浅层阅读了解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较《美国语文》(初中生中文版)所选的文本,每篇文章附录的课后思考和练习都呈现出多元的特征,涉及到读者反应、主题聚焦、解释原因、文学聚焦、评价与比较、扩展、写作等方面,这些领域充分涵盖了审辩思维所指涉的概括、推理、分析、比较、评价等能力。

以《魔鬼和汤姆?沃克》这篇小说的课后训练设计为例,其中涉及概括与理解能力的问题有5个,如“这个故事从哪些方面说有典型的美国特征”“解释汤姆为什么初期不同意和魔鬼做交易”等;涉及解释、分析与推断能力的问题有4个,如“鄂文(小说作者)希望他的读者从这个故事中吸取什么教训”、“阐明并讨论这个故事中的幽默因素所取得的效果”;涉及评价的问题有1个,“汤姆·沃克为了金钱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你认为如果他是为了知识而出卖自己的灵魂,那么他会不会成为一个比较令人同情的人物”;涉及扩展的任务有3个,包括“纸板游戏”“展览与浮士德的传说有关的文艺或文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4A73P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