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明清小说之《西游记·三调芭蕉扇》内容解读与赏析
“三调芭蕉扇”故事见于《西游记》第59回至61回。
这个故事除通过“三调芭蕉扇”曲折多致的过程,生动地刻划了孙悟空勇敢坚韧、机智乐观的英雄性格外,对猪八戒的性格也在发展中写出他的变化。猪八戒这个贪恋女色的呆子,过去每遇女色,便神不守舍,心旌摇曳。在第23回“四圣试禅心”,他受到一次惩戒,出了一次洋相;可等到第27回,他看见白骨精变化的漂亮的小媳妇,就又动了凡心,若不是孙悟空及时来到,恐怕又要闹出事来;再到54回过西梁女国,他看到袅娜多姿的女王,又“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不觉的都化去也”。但这毕竟是一时的冲动,经过取经途中的磨炼,他也有所进步,所以最后他闯至女王驾前“撒泼弄丑”大嚷:“我们和尚家和你这粉骷髅做甚夫妻!放我师父走路!”他参加降伏牛魔王的战斗,战场上表现得颇勇猛,剿灭积雷山摩云洞时,对那个漂亮的玉面狐精,也未手软,一钯将她筑死;对颇有姿色的铁扇公主表现得也很严肃,铁扇公主要讨回扇子,他竟厉声喝骂。猪八戒渐渐变得像个和尚的样子了。
对反面人物牛魔王性格的刻划也极生动,他力大蛮勇、顽固凶狠,表现出其原型老牯牛的属性特征,几百年的妖魔生涯又造就了他的狡猾和机诈。有其父必有其子,无怪那个霸据枯松涧火云洞兴妖作怪的红孩儿怪的性格气质,与他是多么的相似。作者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把公牛的自然属性与某种人的社会属性熔为一体,所以这两个妖魔的形象在全书中显现出独特的个性风采,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调芭蕉扇”是取经故事中重点情节。围绕着它,作者在其前其后描写了四个相互关连的故事:在它之前的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怪阻路的故事,解阳山破口洞如意真仙霸泉的故事;在它之后的乱石山碧波潭万圣老龙盗宝的故事,前后断断续续共历20余回。可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前后辉映,浑然一体。这一系列故事,都从一个重要方面丰富了全书的神魔斗争的主题,就全书的总体营构而言,则更起了粘连骨肉、紧凑结构的作用,增强了全书故事情节的有机性、整体性。全书没有别的故事能像“三调芭蕉扇”这样前后呼应关联到偌多事件和情节,极大地拓展了时空的幅度和容量。本来在较早一些的《西游记平话》和《西游记杂剧》,以及更早些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红孩儿怪、铁扇公主、牛魔王三个人物的故事是互不相干的,如意真仙连影子也没露;而在吴承恩的笔下,他们却组成了一个家族。取经四众与这个家族的矛盾,首先由红孩儿怪要吃唐僧肉揭开序幕(第40回),红孩儿被收伏种下仇隙的根因(第42回);解阳山如意真仙霸泉之斗,显示着这个矛盾的延续和发展(第53回);迄于“三调芭蕉扇”,则是这个矛盾的高潮和结局,乱石山碧波潭万圣老龙盗宝的故事(第62、63回),虽与这个矛盾无涉,但却是在这个矛盾激化过程中借牛魔王与孙悟空战斗间隙的赴宴之机设下伏线的,原来万圣老龙一伙与牛氏家族都是一丘之貉。如此,这两个故事便产生内在意蕴和结构上的有机关联。此外,又借交代红孩儿的家世,把时间上溯至五百年前孙悟空与牛魔王等结拜事;也借火焰山土地交代火焰山的来历,照应到前七回大闹天宫故事。还借孙悟空被铁扇公主一扇扇到五万余里之外的小须弥山重遇灵吉菩萨一节,照应第21回伏黄风怪事。上下几百年,纵横数万里,通过这一组故事串连起来,使全书故事产生系统的审美效应,便于读者对全书作整体的把握和认识。
“三调芭蕉扇”,顾名思义,整个故事是用一柄神奇的芭蕉扇做为贯穿终始的线索。矛盾双方,环绕着它的得失,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西天路上,一座八百里火焰山横亘阻路,滚热难当,躲不开,绕不过,要到西天,就必须穿过它。这本是取经四众与自然界的矛盾,但是在作者创造性的情节构思中,巧妙地把它转化为人魔之间的矛盾。要熄灭火焰山,用龙王降雨的办法是无济于事的,以前红孩儿怪口中喷出的三昧真火就是用火焰山的神火炼成的。那次孙悟空与红孩儿作战请来龙王帮忙下雨灭火,结果失败,险些丧命。唯一的办法是用一柄神奇的芭蕉扇才能扇熄此火;但这柄芭蕉扇恰好又掌握在红孩儿之母铁扇公主手中,而她因积怨,好说歹说,死也不肯借给这柄宝贝扇子。孙悟空碰上了这样一个软不吃、硬不怕的死对头,要想弄到扇子,灭火西行,只好力夺和智取。于是,便自然地展开了“三调芭蕉扇”的故事。通过一个物事的得失串连起整个故事情节,既使文情委曲多致,引人入胜;又使文笔叙次井然,严整有序。前面第16、17回火烧观音院、大闹黑风山故事是以袈裟为线索,用的是同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但同中出异,互不见重,前后辉映,各放异彩。
为了把故事情节写得合情合理,作者更是文思巧运,用红孩儿作铺垫生发出“三调”中一整套人物关系。除铁扇公主是红孩儿之母外,孙悟空五百年前结义的大哥牛魔王是红孩儿之父。这老牛这时又另寻新欢,抛弃了铁扇公主,跑到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液相色谱U-3000使用说明书之五.pdf VIP
- 计算机专业学生生涯发展报告.docx VIP
- “讽刺类小说”群文阅读《范进中举》《孔乙己》《变色龙》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课件.pptx VIP
- U-3000使用说明书之四.pdf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4.2.1 合并同类项.pptx
- u-3000使用说明书之一.pdf VIP
- BS_EN_50262_1999_中文版.pdf VIP
-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docx VIP
- 闸门液压启闭系统培训课件.pptx VIP
- 单项式乘单项式学年八年级数学公开课比赛一等奖.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