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初步设计

目 录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灌区基本情况 2

设计任务 2

具体设计说明 3

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水率图设计… 3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 15

灌区规划 … 16

渠系建筑物统计 … 23

第一部分灌区基本情况

贡河灌区位于长江以南,南为贡河北至介荣山,西起马头山,东以龙尾河为界。灌溉区域为20米等高线以下的大部分耕地,灌区地形属山前河谷阶地,地形较为平缓,区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6.5℃,无霜期平均231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241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165毫米。20米等高线以下有大部分耕地,属兴隆、大胜二乡管辖(以申溪为界,东为兴隆,西为大胜),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和棉花,一方面,由于降雨量充沛,但年内分配不均,年际间变率大,与作物需水要求不相适应,常有不同程度的旱象出现;另一方面,由于汛期降雨集中,雨量大,又常出现涝灾。除了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外,区内大部分地下水位较高,雨后地下水位上升迅速,且回落较慢、三麦经常受渍减产。在旱、涝、渍三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下,本区的农业生产一直很不稳定,产量较低。

贡河为清水河流,最大含沙量5%,水质符合灌溉水质标准;地处马头站处的上下游1公里河段内,水量较为丰富,河床均为灰色安山岩,风化不严重,地质条件较好。是灌区的水源和排水承泄区。灌区内还有申溪、吴家沟和龙尾河,均属于贡河的支流。

灌区不透水层埋深12.6米左右,土层的渗透系数K=1.3m/d,给水度μ=0.015,地下水矿化度1g/L,土质为中粘壤土,无盐碱化现象。

第二部分设计任务

根据本地区兴利除害,保证农业高产稳产的要求,规划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主要作物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图的绘制

二、灌排系统规划

干、支级灌排系统的规划

典型支渠控制范围内的斗、农渠及斗、农沟规划

田间工程规划

灌排系统建筑物规划三、灌溉渠道设计

典型支渠的流量推算

干渠设计流量推算

渠道加大流量和最小流量计算

渠道纵横断面设计四、排水沟道系统设计

排涝流量和排渍流量计算

排水沟水位推算

排水沟纵横断面设计五、工程量计算

第三部分具体设计说明

一、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水率图设计

本灌区种植早稻、晚稻、棉花、小麦、大麦、绿肥等作物,其中小麦、大麦、绿肥基本上不进行灌溉。

水稻灌溉制度的确定

灌区设计保证率采用80%,经频率计算分析,确定设计年为1971年。本地区水稻采用勤浇浅灌,适时晒田的灌水方法,在分蘖末期落干晒田三天。泡田定额取85m3/亩,插秧时田面水深20mm。根据设计年的逐日降雨量和蒸发资料以及其他有关的灌溉资料,用水量平衡列表法进行灌溉制度的确定。

1.1.1早稻

早稻的生育期自4月25日至7月14日止,由马头水文站逐日蒸发资料可得出,早稻整个生育阶段总蒸发量为310.30毫米,早稻需水系数α=1.20,于是,可得早稻整个生育期需水量为:

ET??E0?1.20?310.30?372.36mm

根据各阶段需水模数、田间渗漏量,可得阶段耗水量和逐日耗水量如下:

早稻逐日耗水量计算(mm)

生育期

返青

分蘖

孕穗

抽穗

乳熟

黄熟

全生育期

4.25~5.

5.5~6.

6.2~6.1

6.17~6.2

6.27~7.

7.7~7.1

4.25~7.1

起止月日

4

1

6

6

6

4

4

天数

10

28

15

10

10

8

81

需水模比系数

0.07

0.24

0.24

0.22

0.14

0.09

阶段需水量(mm)

26.1

89.4

89.4

81.9

52.1

33.5

372.4

阶段渗漏量(mm)

15.0

42.0

22.5

15.0

15.0

12.0

121.5

阶段耗水量(mm)

41.1

131.4

111.9

96.9

67.1

45.5

493.9

逐日耗水量(mm)

4.1

4.7

7.5

9.7

6.7

5.7

(注:稻田渗漏量为1.5mm/d)

根据生育期各阶段好水强度、生育期降雨量、各生育阶段适宜水层深度,用列表法推求早稻灌溉制度如下:

表1—1 早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计算表 (单位:mm)

日期

生育期

设计淹灌水层

逐日耗水

逐日降

雨量

淹灌水层

变化

灌水

排水

(1)

(2)

(3)

(4)

(5)

(6)

(7)

24

0.5

20.0

4

25

26

10~30~50

4.1

1.4

0.2

17.3

13.4

27

0.3

29.6

20.0

逐日耗水逐日降

逐日耗水

逐日降

25.5

淹灌水层

灌水

排水

雨量

变化

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