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病的中医护理常规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悸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CATALOGUE目录中医对心悸病的认识中医护理原则日常护理常见症状的中医护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心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中医对心悸病的认识01CATALOGUE

心悸病是指以心跳异常、心悸不安、心慌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中医认为心悸病多与心脏有关,是心脏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心悸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情绪波动、劳累过度、饮食不当等。心悸病的定义

长期精神压抑、忧思过度等因素导致心气郁结,心血不畅,引发心悸。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或嗜酒过度,导致脾胃损伤,痰湿内生,上扰心神,引发心悸。长期劳累、生活不规律等导致心血暗耗,心失所养,引发心悸。030201心悸病的病因

因惊恐、紧张等情志因素引起,时作时止,病情较轻。惊悸心悸不安,持续不止,病情较重,多与心脏器质性病变有关。怔忡心悸病的分类

中医护理原则02CATALOGUE

饮食调理01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调理方案。注意食物的性味归经和营养搭配,多食用养心安神、补益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山药等。情志调护02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调节患者的情志状态。帮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紧张。运动保健03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方法,有助于增强体质、调节心神。整体观念

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眼神等,了解病情的寒热虚实变化。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以及是否有头晕、乏力等伴随症状。通过听患者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等变化,了解病情的轻重缓急。同时注意患者是否有咳嗽、喘息等症状,以及是否有心烦、失眠等伴随症状。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情况,了解患者的体质状况和病情发展过程。同时注意了解患者是否有心悸、胸闷等症状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情况。通过切脉了解患者的脉象变化,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和气血盛衰。同时注意了解患者是否有心悸、气短等症状的发作规律和伴随症状。闻诊问诊切诊辨证施护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如老年人阳气虚弱,护理时应注重温阳散寒;女性多阴血不足,护理时应注重养血调经。因人制宜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案。如春季阳气生发,护理时应注重养肝疏肝;夏季暑热难耐,护理时应注重清热解暑。因时制宜根据地域环境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案。如南方气候潮湿,护理时应注重祛湿健脾;北方气候寒冷,护理时应注重温阳散寒。因地制宜三因制宜

日常护理03CATALOGUE

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以保持大便通畅。控制钠盐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肥肉等。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加重心悸症状。饮食护理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坚持规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注意监测心率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停止运动并就医。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护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紧张。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心悸症状。与亲友交流,分享感受和经验,共同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情志护理

常见症状的中医护理04CATALOGUE

010204心悸的中医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防止受到惊吓。饮食宜清淡,避免过饱过饥,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等运动,以增强体质。遵医嘱治疗,定期检查心电图等。03

保持室内安静,床铺舒适,光线宜暗。睡前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饮食宜清淡,避免过饱过饥,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进行头部按摩、温水泡脚等放松身心的活动眠的中医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采取半卧位休息,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可进行深呼吸、吸氧等缓解症状的活动。呼吸困难的中医护理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05CATALOGUE

选取心包经、心经的相关穴位,如内关、神门、心俞等。选取穴位采用指揉法或掌揉法,力度适中,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日2-3次。按摩方法按摩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按摩并采取相应措施。注意事项穴位按摩

拔罐疗法拔罐部位选取心俞、厥阴俞等穴位进行拔罐。操作方法将罐吸附在相应穴位上,留罐5-10分钟,每日1-2次。注意事项拔罐时应避免烫伤皮肤,如有皮肤破损、炎症等应暂停拔罐。

选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如红花、丹参、川芎等。选用药物将中药煎煮后,用药液进行熏洗,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操作方法熏洗时应注意药液温度,避免烫伤皮肤;如有皮肤过敏、破损等情况应暂停熏洗。注

文档评论(0)

chen12342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