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天津专用)(考试版).docxVIP

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天津专用)(考试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天津专用)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3分)

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一、(9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如果说中国的诗坛是一片高原,那么唐诗无疑属于这片高原最为辉煌的高峰。有唐一代,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李白咏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杜甫感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白居易慨叹“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因此唐代的诗,无论境界之阔大,还是风格之奇伟,都远在前代同类作品之上。

盛唐最杰出的代表首推李白。他的诗中洋溢着冲破的自由意志。他的思想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局限于某家某派。李白对儒家尊崇但不迷信,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正是儒学的核心内容。李白对道家的崇尚不逊于儒家,道家____万物、高蹈尘外的超越态度以及摆脱传统的解放精神都非常符合他的性格。除了儒、道之外,李白对纵横家、佛教等思想也都有所汲取。他不盲从任何权威,始终追求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意志,向往、超越时空局限的理想境界一一这就是李白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

唐诗成就的最显著标志,是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杰出诗人。不但他们是唐诗中的最高峰,而且是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羁绊????睥睨????遗世独立

B.辖制????遥望????离群索居

C.辖制????睥睨????离群索居

D.羁绊????遥望????遗世独立

(2)下列对画波浪线处的句子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但他们是唐诗中的最高峰,而且是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B.不但他们是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而且是唐诗中的最高峰。

C.他们不但是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而且是唐诗中的最高峰。

D.他们不但是唐诗中的最高峰,而且是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3)下列与文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蜀道难》都是古乐府旧题,也都属于记梦诗。分别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对祖国山河雄伟壮丽的赞美。

B.“无边落木萧萧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意思不同,前者指干枯的落叶,后者指润泽的落叶。

C.“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和姜夔《扬州慢》中“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都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萧索落寞之感。

D.先秦时期,百家争鸣,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涌现出了大批文化典籍,《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同属于语录体散文。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具体来说,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取材于《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材料二:

“双碳”目标对人类改善生存环境及实现绿色低碳生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实现“双碳”目标可以加快解决气候变暖问题。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海平面上升、病虫害增加及土地干旱等问题。极端气候事件及其连带产生的一系列诸如生物濒危等现象给人类生存带来极大威胁。为此联合国环境署提出“为实现全球气候变暖限制在1.5C目标,需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碳中和”。另一方面“双碳”目标的实现可有效促进全球经济绿色复苏。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一定程度上向世界展示了推进气候治理的决心,必将为推进社会经济全方位绿色低碳发展、为全球经济绿色复苏作出巨大贡献。

(取材于《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现状、挑战及对策》)

材料三:

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趁早学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