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浅谈《昭君出塞》的艺术特点与演唱处理
《昭君出塞》是由王志信、刘麟创作的,他们创作的思路是根据西汉时所发生的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这样就要求歌唱者在演唱时首先要了解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昭君出塞的故事背景。
一、创作背景
《昭君出塞》是根据历史故事创作的,所以在演唱前不仅要了解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更要对这一历史故事进行全面了解。
王昭君,是西汉的宫女,字昭君,名嫱。在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后来匈奴呼韩邪单于带着部队逃到了长城以外的地方,从此在那里安营扎寨开始了新的生活,后来与西汉成为了友好邻国,多次向西汉朝贡,最后呼韩邪单于向西汉要求和亲。昭君当时只是后宫的一个宫女,她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就决定远嫁和亲。后来她被封为“宁胡阏氏”,意思是她给匈奴人民带来了和平、安定。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长达半个世纪。
二、《昭君出塞》的艺术特点
(一)结构特点
《昭君出塞》运用了起承转合这种作曲手法。起承转合是写作手法之一,起即为开始,一般为陈述;承为巩固,就是深化主题;转为发展,主题上面发展新的内容;合为结束,就是总结音乐内容。我们常听的歌曲《我的祖国》、《共和国之恋》都是起承转合结构的。而《昭君出塞》这首歌曲王志信也同样运用了这种作曲手法。
(二)节奏特点
在一首作品中,节奏的运用与要表达的音乐内容往往是息息相关的。
整齐的节奏型一般表达的内容单一,音乐进行比较平稳;悠长的节奏型一般表达较为空旷的、辽阔的景象,。在《昭君出塞》中使用了悠长的节奏型,运用很恰当,主要强调王昭君情绪逐渐激动最后推向高潮,在演唱时要强调“啊”的强弱关系。休止符与顿音则是通过休止来积蓄力量,然后在顿音上唱出“琵琶”二字,这一句充分体现了王昭君出塞时的悲伤之情,在演唱这一句的时候,休止要干净、及时、准确,为唱“琵琶”集中力量,这样才能表现出王昭君此时的情绪。
(三)歌词及旋律特点
在《昭君出塞》中,乐段A的旋律蜿蜒曲折,抒情委婉,音程于音程之间是激进关系。
乐段A中的a部分“别家园,出雄关”为我们展示了昭君坐着马车一路前行,就要离开家乡离开祖国的哀伤画面。乐段A中的b部分,我们可以听出与a部分不同的音乐情绪,
与A段相比,B乐段乐曲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音乐情绪变为欢快,速度较之前有加快。该段的歌词体现了与中原风景不同的塞上江南风景,用绿草、毡房、牛羊与蓝天这些美好词汇,编织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与家乡不一样的感觉。
“阿妈捧奶茶,长袖舞翩跹”这两句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匈奴人民对于她的热情欢迎,同时映衬出匈奴人热情好客的品质,这让昭君感到了在异国他乡的温暖。
“回首望中原,千里麦浪翻”是对昭君眺望远方家园的再次描写,因为昭君选择出塞和亲使得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让国家以后能远离战火和硝烟,“黎民得平安”写出了百姓对昭君的赞颂。
e乐段用一连串的蒙古长调抒发了昭君坚强无悔的情绪,此时歌曲迎来了高潮部分。最后是作词者以自身的角度来赞美王昭君,赞颂她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三、《昭君出塞》的演唱处理
(一)情境设定
在学习声乐中,每一次歌唱老师都要求歌唱者脑海中要浮现出所演唱的画面,所以在歌唱中想象颇为重要。《昭君出塞》这首歌曲主要包括以下场景:
第一部分是序曲,在一望无际的大漠边塞,迎亲队伍浩浩荡荡,马车慢慢走向大漠深处,昭君弹着琵琶,各种愁绪在心头,在心里默默的跟家乡告别。纵使有再多不舍和眷恋,她知道自己担负着人民和国家的期望,所以昭君的内心无比坚定。
第二部分昭君坐着马车来到了匈奴所在的地方,看见了美丽辽阔的大草原上有毡房,牛羊遍地,热情好客的匈奴正在跳着家乡的舞蹈欢迎昭君的到来。眼前的美丽景色还有人们的热情让昭君暂时忘记了忧伤。
第三部分是远嫁后的昭君再一次回望故园,没有战火没有烽烟,百姓安居乐业。昭君由此心生感慨,流露出欣慰的情感。
第四部分在演唱的时候应像自己在赞颂昭君这种伟大的精神,歌唱者应该置身赞颂者的角色。
(二)声腔处理
《昭君出塞》这首歌曲主要运用了润腔,润腔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对唱腔加以美化、装饰、润色的独特技法。歌曲《昭君出塞》运用了多种润腔技巧。例如:
1.装饰音润腔法:装饰音就是带“点缀”的旋律,它的作用就是让本来的形态更加生动、美观。装饰音分很多种类,例如:波音、颤音、下滑音等。装饰音的运用能使声乐作品线条更加丰富。在我国的民歌、戏曲、曲艺等音乐中,常常使用装饰音来增加音乐的表现力。在《昭君出塞》这部作品中主要运用了装饰音中的倚音。
2.断音润腔法:在声乐演唱中,保持气息唱出平稳连滑的连音很重要,但只是单一的平稳听起来会乏味,这时候适当的加入断音的唱法会给声乐作品增加一定的韵味,在《昭君出塞》这首声乐作品中就运用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