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岳阳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历史
本试卷共8页,19道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表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繁丽悦目,许多图案以鱼、鸟、花瓣、叶片为主题,单一纹样逐步演化为丰富多姿的组合图案。如图是仰韶文化复杂型鱼鸟组合图像的典型代表。这表现出()
A.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 B.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C.先民社会生活的丰富 D.当时生存环境的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仰韶文化彩陶上的纹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变化,“鱼、鸟、花瓣、叶片”的纹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丰富,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仰韶文化的特点,不能反映多元特征,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自然的东西进入人的生活,但不能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排除B项;彩陶上的纹饰与生活环境稳定没有直接关系,且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生产力相对低下,生存环境并不稳定,排除D项。故选C项。
2.春秋时期,出奔是一项有准备、有选择、有退路的政治出行。据统计,由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向周边地区的出奔中,春秋前期是国君、公子出奔占主流,春秋中后期卿大夫及家臣逐渐成为出奔者的主流。这一变化反映了()
A.传统政治秩序彻底瓦解 B.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
C.政治权力下移现象明显 D.政治发展进程的差异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出奔是从一国出行到另一国寻求政治庇护或援助行为,是政治斗争的产物。材料反映的变化是出奔者身份变化,卿大夫及家臣取代国君、公子成为主流,说明卿大夫等成为诸侯国政治斗争的重要参与者,可以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权力下移,C项正确;“彻底瓦解”表述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变化是出奔者身份变化,不能反映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排除B项;材料中的变化不能反映政治发展进程的差异性,排除D项。故选C项。
3.下图是据《三国志》整理的景元元年(260年)蜀魏吴三国的人口数量统计状况。这一状况()
A.缘于南方政治动荡不安 B.奠定了国家重新统一的基础
C.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形成了魏蜀吴三国对峙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蜀、吴三个政权中,魏国人口数量最多,蜀国人口数量最少。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人口数量。曹魏在统一北方之后,黄河流域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人户数量远超南方的吴、蜀两国,这为西晋最终灭吴、蜀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当时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南方经济的开发此时才刚起步,排除C项;人口数量的多寡不会直接导致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4.唐朝大历时期,国家榷盐,粜于商人,商人纳榷,粜于百姓。商人售盐,即使百姓没有现钱,用米谷杂物交换也能成交,某些场合甚至还可以赊购。穷乡僻壤,甚至深山幽谷三五户居家之处,商人肩挑背负,足迹亦能抵达。这表明,榷盐法的实施()
A.提升了国家对物价的调控力 B.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基层商业网络的发展 D.造成借贷关系的普遍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榷盐法”实施后,食盐由商人直接卖给百姓。市场化运作后,商人只要有利益,就会出售,因此深山幽谷中的百姓也能得到食盐,这说明“榷盐法”的实施促进了基层商业网络的发展,C项正确;价格由商人决定,是商人与百姓直接交易,没有提升国家对物价的调控力,排除A项;“榷盐法”的实施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B项;借贷关系“普遍化”仅凭材料无法得出,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借贷关系没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物理4004C(河北)答案.pdf
- 2024届广东省顺德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 英语试题.docx
- 2024届广东省顺德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数学答案.pdf
- 2024届广东省顺德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数学试题.pdf
- 2024届广东省顺德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广东省顺德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2024届广东省顺德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广东省顺德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政治试题(原卷版).docx
- 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pdf
- 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