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摸底考试
语文试卷2024.3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1~2题12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kàolǒng),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bùzhébùnáo),对抗着西北风。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kàolǒng)________ ②(bùzhébùnáo)________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晕圈________ ②倔强________
(3)“逸”字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有以下义项:①安乐;安闲|②逃跑|③避世隐居|④散失;失传|⑤超过一般。根据它的字形,你推测它的本义应是________(填序号)。文段中“旁逸斜出”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2分)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坚持守正创新,既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①(延长/延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内在要求。当然,守正不是守旧,更不是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是需要与创新相结合。如何守正创新?关键就在于,找到传统文化和【甲】________的连接点。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切身体验之中。近年来,从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系列文具等文创产品广受欢迎,到《中国诗词大会》等蕴含中华文化气度风范的作品不断②(涌现/呈现),再到福州三坊七巷、潮州牌坊街等“老街巷”变为“新地标”,一个个案例无不启示我们: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才能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①②处。(2分)
(2)依据文段内容,在甲处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短语。(2分)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双重否定的句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第二部分
(3~19题58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6分)
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
边塞征战诗文内容丰富。“大漠孤烟直,①”“忽如一夜春风来,②”,现奇特风光;“③,弓如霹雳弦惊”“④,寒光照铁衣”,展战士英姿;“浊酒一杯家万里,⑤”,抒将士之怀;“⑥,再而衰,三而竭”,论战术战机。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4.阅读下面三首送别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甲】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乙】绝句送巨山
[宋]刘子翚
二年寄迹闽山寺,
一笑翻然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
夜深还照读书窗。
【丙】送梁汾南还①(节选)
[清]纳兰性德
握手________风泪不干,
年来多在别离间。
遥知独听灯前雨,
转忆同看雪后山。
【注】①本词词牌名为“于中好”,原题目为“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1)初中毕业是一场“小别离”,如果有朋友去外地读书,甲、乙两诗中的画线句你会选哪个表达离情?请说明理由。(3分)
(2)小冀同学默写丙词时,第一句中是“东风”还是“西风”记不准了,请你根据诗词情境帮他推断。(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5~9题。(共14分)
【甲】绿豆必小暑方种未及小暑而种则其苗蔓延数尺结荚甚稀。若过期至于处暑,则随时开花结荚,颗粒亦少。
(节选自《天工开物》)
【乙】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节选自《桃花源记》)
【丙】太祖①一日退朝,太子诸王侍,指宫中隙地②谓之曰:“此非不可起亭馆台榭为游观之所,今但令内使种蔬,诚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耳。昔商纣崇饰宫室,不恤人民,天下怨之,身死国亡;汉文帝欲作露台,而惜百金之费,当时民安国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 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 2024年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学情检测(一)语文试卷.docx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一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docx
-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 2024年河南省十二县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 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 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部分学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 2024年湖北省多校教联体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六).docx
- 2024年吉林省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四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 2024年江西省抚州市八校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