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邮政速递揽收能手事迹材料邮政速递优秀营销能手事迹材料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邮政速递优秀营销能手事迹材料我是邮政局速递公司一名营业员,为了邮政的快速发展,我积极响应县局的号召,深入市场,广泛开展营销工作,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点成绩。在2011年累计揽储1484万元,揽收国内特快1452件,实现收40000多元。国际特快105件,创收32200元,单证照1730件,为速递公司超额完成年收入计划以及储蓄业务的快速发展做出我应有的贡献。我是这样开展营销工作的:我的主要业务是速递工作,储蓄是附带工作,我一贯把“份外事当份内事办”,年年揽储数百万,我曾做市内投递十余年,跑遍了县内各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学校团体、居民区的大街小巷,凭着自己人熟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俗话说“人熟是个宝”,下班后我利用业余时间下户揽储,一是人熟,二是信得过,三是业务宣传到位,四是服务周到,走街串巷见人就宣传邮储政策、邮储好处、邮储办法,进行市场调查,摸透储蓄大户、经营效益好的个体户、收入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薪阶层,下户揽储,积极开拓市场,事事心中有数,将储户存单进行登记,到期催促用户转存,这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稳定客户大大有利,即方便用户,又避免储蓄余额下滑由于业务宣传到位,服务全面细致,揽储工作开展顺利,2011年揽储突破千万元。在速递业
务方面,我在发展业务上坚持效益为先,多元化、全方位地开拓市场,不断丰富速递业务的内涵,努力开拓速递业务的新领域和市场新空间。无论客户业务是多少,我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怕多跑路,总以周到热情的服务感化用户,使我的营销对象90%以上使用了速递业务。平时代用户包装、钉箱、邮件揽收到户。例如:宏业集团和明顺抽纱公司是大客户,国际、国内业务都较多,只要电话一到马上上门服务,公安局、法院的单证照也是如此,天天上门取件这样即增创了收入,又使用户感到满意,同时,也为发展其他邮政业务带来了有利条件。2011年,我被推选为“优秀营销能手”,这是局领导对我的鞭策,对我的鼓励,除了自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外,支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在此,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工作更上一层楼。
邮政速递揽收能手事迹材料篇二:邮政投递员个人先进事迹邮政投递员个人先进事迹
敬业爱岗写人生
李献军同志是车排子邮政支局的一名乡邮投递员,几年来,他以“优质服务、用户满意”为已任,多年如一日的做好自己的投递工作。与此同时,他还兼着揽储和揽收其它邮政业务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中作出了突出成绩,连续三年被支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和揽储状元”,赢得了用户和全局职工
的一致好评。在别人看来,投递工作是一项简单而又轻松的活。而李献军认为投递工作虽是一个平凡的工作,要干好不容易,心中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思想。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要求自己,别人做不到的自己要做到:别人能做到的,自己要做的更好。而要做到这些就要付出更多心血和汗水,但李献军无怨无悔。
为了搞好投递工作,他常常是夏天一身汗水,冬天一身冰霜。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他心中首先想到的是用户,总是想方设法把邮件送到用户的手中,多次受到用户的好评。多年来,在他投递的各段道中,从没有发生一起误投,漏投邮件现象,也没有收到用户的一次有理由申告,出色的完成投递任务。每年的八、九月份是高考学生录取通知书发出的时期,也是李献军最忙的时候。这时正是学校放暑假,考生不在学校,原本把通知书交给学校他就算完成了投递任务,可他知道,学子们”十年寒窗苦”等待的是什么。他为了及时的把录取通知书早日送到学生们的手中,放弃自己休息时间,到学校老师处打听通知书上考生的居住地址后,奔波几十里挨家挨户把录取通知书送到考生的手中,每当看见考生高兴的样子,听到“谢谢您:投递员同志、太辛苦了”问候时,李献军只是一笑就走了。
XX年八月的一天,他投递一份录取通知书,地址是一二三团黄家庄。而在许多人眼中,那里散乱的居住着200多户外来
人员,被人们习惯地称为“盲流区”。为尽快把通知书送到这位叫“马伟”的同学手中,李献军每天利用中午和下午下班的时间,冒着二、三十度的高温,一家一户地问,一排房子一排房子地找。为了尽快找到这位考生,他甚至在电线杆上贴出了告示。工夫不负有心人,一星期之后,他终于将录取通知书送到了马伟同学的手中。
今年九月,车排子农贸市场的一位外地个体经营户从内地老家寄来一封挂号内
装“迁移证”,想在一二三团安家落户。因市场的收发员不慎将挂号丢失,眼看着迁移证的期限快到了,这位个体工商户焦急万分。看到这一切,李献军主动帮助这位个体工商户到派出所等单位开具了证明,又自己出钱为个体工商户办理了特快专递寄往内地,使这位个体工商户如期办好了迁移事项。
细心的人会发现,李献军投递的时候,邮包总是比别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