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池塘淡水养殖尾水生物强化脱氮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I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二、项目来源 1
三、标准制定工作概况 1
四、现状要求 2
4.1池塘淡水养殖尾水生物强化脱氮技术 2
4.2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要求 5
4.3团体、企业相关标准 5
五、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6
5.1编制原则 6
5.2主要内容 6
六、标准先进性体现 7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7
7.1目前已有的标准情况 7
7.2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相冲突情况 7
7.3规范性引用文件情况 7
八、社会效益 8
九、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8
十、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8
十一、提出标准强制实施或推荐实施的建议和理由 8
十二、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8
十三、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8
十四、反馈意见处理情况 9
十五、制订过程材料附件 10
1
一、项目背景
随着养殖水域规划颁布实施,大量湖泊、水库等传统养殖水域被划为禁养区,再加上农业面源污染等压力,池塘养殖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方式。池塘高密度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养殖尾水,已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因此,
急需开发针对富含氮磷的养殖水体处理的生态修复技术。
近年来,出台了相应的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范,如《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出来技术规范》(DB33/T2288-2020)、《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等。这些规范大都围绕三池两坝技术而制定的,尽管这一技术能够改善养殖尾水的水质,实现对尾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病原体的去除,但对于含有高浓度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尾水,特别
是在养殖密度高、养殖强度大的情况下,该系统的氨氮去除效率有限。
随着微生物菌剂和微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功能微生物资源被挖掘和开发。通过合理配比功能菌群再整合到相应的反应器内,可实现高效快速分解水中有机氮化合物,降低养殖尾水中的氨氮和总氮等污染物的含量,进而减少养殖尾水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高效、环保的对池塘养殖尾水进行脱氮处理迫在眉睫,杭州师范大学开发了将微生物快速脱氮设备和人工湿地等异位修复技术相串联的技术用于淡水池塘高效脱氮(氨氮)减污协同处理,并在衢州等地进行了试点。在此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据此,编制《池塘淡水养殖尾水生物强化脱氮技术规范》,对规范池塘淡水养殖尾水处理的设计和运行
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项目来源
由杭州师范大学向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提出立项申请,经协会组织立项评估,印发了关于《中小型水体淡水养殖生态容量评估技术规范》等四项团体标准的立项公告(浙生环协〔2024〕20号),项目名称:《池塘淡水养殖尾
水生物强化脱氮技术规范》。
三、标准制定工作概况
3.1标准制定相关单位及人员
本标准牵头组织制定单位: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
2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大学、西湖大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舟山市生态环境局岱山分局。
本标准起草人为:张杭君、胡金春、刘广绪、阮赟杰、孔令为、黄敏捷、
黄福勇、李文兵、丁佳锋、袁霞、郑佩、王彬浩、史文竞、韩毓。
3.2主要工作过程
3.2.1前期准备工作
2023年12月,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与杭州师范大学开展团队标准制定的对接工作。整理相关池塘淡水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范、深入了解浙江省
池塘淡水养殖尾水排放情况和处理技术现状,初步形成标准框架。
2024年3月4日,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正式对《池塘淡水养殖
尾水生物强化脱氮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进行立项。
2024年3月,赴杭州师范大学开展具体工作内容对接,进一步明确标准主
要内容和标准适用范围。
2024年3月,起草准草案,对相关内容进行线上沟通和交流。经补充完善
相关内容,正式形成标准文本草案和标准编制说明。
3.2.2征求意见
2024年3月,团体标准在协会主页和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公开征求意
见,征求意见时间为30天。
3.2.3专家审评
四、现状要求
4.1池塘淡水养殖尾水生物强化脱氮技术
4.1.1技术原理
该技术由生物快速脱氮设备和人工湿地两个模块组成。在生物快速脱氮设备中,固定化了多功能微生物菌种(硝化菌占比高达50%以上),并安装了智慧运行管理系统,可根据季节变化和进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测试物理试题.docx VIP
- 新22J04-1 内装修一(墙面、吊顶).docx VIP
- 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监理规划.doc VIP
- 三种常见大豆蛋白质分离纯化提取方法是什么.doc VIP
- (高清版)T-D-T 1015.2-2024 地籍数据库 第2部分:自然资源.pdf VIP
- 风电、光伏项目前期及建设手续办理流程汇编.docx
-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输电和配电设备》(TJSQA 186-2024).pdf VIP
- 《轴承安装与维护》课件.ppt VIP
-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库《综合理论知识》(含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教程分析.doc VIP
- 二级叉车司机(技师)技能认定理论考试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