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考古学资料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古学资料整理

一.名词解释

三期说:1816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在对博物馆杂乱无章的藏品编排顺序时,依据工具和武器的材料划分为依次承继的石器、青铜器和铁器三个时代。其后在1836年出版的《国家文物指南》一书中把史前文化分为三期: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期说”的提出标志着考古学的诞生。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典型的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也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居址为向心性环壕聚落,圆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墓葬为公共墓葬,婴儿死后瓮葬。陶器以红陶尖底瓶为代表。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形纹陶器并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文化。玉器精美,房屋为长方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

铜石并用时代:又称金石并用时期,自新时期时代晚期起,人类开始使用天然金属来制造工具,但由于金属工具数量少,仍然代替不了石器,磨制石器依然是新时代时代末期主要的生产工具和加工工具,这一时代被称为铜石并用时代。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兴盛于商朝中后期。安阳殷墟小屯是现今发现甲骨最多的地方。甲骨文在商朝中后期主要用于王室占卜吉凶记事,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妇好墓:于1976年在河南安阳市小屯村北宫殿区内被考古工作者发掘,保存完好,为商王武丁妻子妇好之墓。是长方形竖穴中型墓,也是殷墟唯一保存完好的王室墓葬。随葬品丰富,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近2000件。妇好墓的发现对于研究商代晚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周公庙遗址: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内,有四条墓道,是目前所知最高等级的西周大墓,为西周初期重臣周公旦之墓,是周公采邑。出土了大量甲骨卜辞和

陶范,除此之外还在这一大型墓地周围发现了长达1500余米的西周城墙,在西周考古史、中国建筑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天马曲村遗址:位于山西翼城天马与曲沃曲村之间,为晋文化遗存、晋侯采邑。墓葬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晋侯墓地,一为中小型墓地。晋侯墓地所属年代为西周早中期之交到春秋初年,每组墓墓室东部都有一个长方形车马坑。其中最大一座,也是唯一发掘的一座属南排晋侯苏夫妇墓,是现知西周最大的一座车马坑。

侯马盟书:盟书又称”载书“,古代记载盟誓各方缔约内容的文书材料,多为玉石薄片制成。春秋战国时期,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互相之间,诸侯与卿大夫之间,为政治目的常举行盟誓活动。盟书一式两份,一份藏于盟府,一份埋入地下或沉入河里,以取信于鬼神。以1965年发现于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的侯马盟书为代表。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为秦国秦景公大墓,位于陕西凤翔县。它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大墓;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葬实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最珍贵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字体为籀文,酷似”石鼓文“。

大葆台汉墓: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乡,墓主为西汉燕王及其夫人。该墓的发掘为研究汉文化,特别是汉代墓葬形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黄肠题凑。

满城汉墓:位于河北保定市满城县。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其妻窦绾之墓,是西汉凿山为洞的崖洞墓的代表。出土随葬品较多,其中有著名的“长信宫灯”“金缕玉衣”等著名物品,也有“黄肠题凑”的墓葬形制。

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室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结构砖石,所属建筑多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主要分布于苏鲁豫皖、鄂北、陕西、晋西北地区。主要题材:一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二是垂教后世的历史故事,三是雄奇瑰丽的神仙世界。

史君墓:位于长安东郊,墓穴主人为北周凉州萨宝史君,是一座大型斜坡土洞墓。出土文物带有西方特色,墓室壁画描绘了胡人形象,反映了中西的文化交流。

白沙宋墓:墓主是北宋末赵大翁及其家属,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白沙镇北,为宋代北方仿木构砖室墓的典型代表。墓室西壁上刻有开芳宴题材壁画,画上

有高桌椅。墓门正面有仿木建筑的门楼,墙壁也砌成柱和斗拱,后室壁上砌成妇人启门状,为研究北宋仿木建筑的雕砖壁画墓提供了资料。

有高桌椅。墓门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