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劝学》颜真卿全文注释和赏析
《劝学》颜真卿全文注释和赏析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少年时代
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等到老了以后再想读书就迟了,后悔已晚,
应该珍惜时光。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这首作品的原文和鉴赏,希望大家喜欢。
《劝学》颜真卿全文注释和赏析篇1
劝学诗
(朝代:唐代
作者:颜真卿
原文:
三更灯火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
勤奋学习。
注释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
更。
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方:才。
赏析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
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
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
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
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第句为第一句作
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
“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
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
与“白首”前后呼应,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
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更,晨读不
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
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
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
为修养。
作者简介: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
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
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开元十年(公元734年)中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御史,为监察迁殿
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陵县)任太守,人称
“颜平原”。建中四年(783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被李希烈
缢杀。
唐代宗大历元年(765年),颜真卿因奏宰相元载阻塞言路,遭贬谪。三年(768年)四
月,由吉州司马改为抚州刺史。在抚州任职的年中,他关心民疾苦,注重农业生产,
热心公益事业。针对抚河正道淤塞,支港横溢,淹没农田的现状,带领民在抚河中心小
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从而解除了水患,并在旱季引水灌田。抚州百姓为了纪念
他,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并建立祠庙,四时致祭。
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抚州学子杨志坚家贫如洗却嗜学如命,其
妻耐不住贫困生活,提出离婚,杨写了一首《送妻诗》,表明自己矢志读书无奈同意离婚
的心情。杨妻将这首诗作为离婚的证据呈献颜真卿。颜看了杨诗后,非常同情杨的遭遇,
钦佩其苦读精神,对杨妻嫌贫爱富的行为进行责罚,并赠给杨志坚布匹、粮食,将杨留在
署中任职。为此,颜还将《按杨志坚妻求别适判》公诸于。这则判词对临川良好学风、
淳朴婚俗的形成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