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流纹岩地貌景观特征及其形成发育规律.docxVIP

雁荡山流纹岩地貌景观特征及其形成发育规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第63卷第3期2008年3月Vol.63,No.3Mar.,2008雁荡山流纹岩地貌景观特征及其形成发育规律胡小猛1,许红根2,陈美君2,李怡1,王杜涛1,陈敏1(1.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地理系,上海200234;2.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杭州311203)摘要:流纹岩地貌有其独有的特色和发育规律。本文根据大量的实地调查数据,对雁荡山流纹岩地貌景观进行了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发育规律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流纹岩地貌景观可分为2个大类,6个亚类,16个类型单元;受区域断裂构造的控制,区内沟谷和岩嶂在平面上的发育延伸主要沿NE、NW和EW三个方向;在新构造运动和岩性差异的控制下,区内峰、嶂、瀑在垂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带性;区域现代地貌的发育肇始于晚第三纪区域一级夷平面的分裂解体,自此以后的区内地貌演化经历了四个不同发育阶段,每个阶段的地貌景观组合各具特色。关键词:雁荡山;流纹岩地貌;地貌类型;地貌发育规律流纹岩是一类SiO2含量大于65%、富含长石石英矿物的酸性喷出岩,在全球广泛分布,如美国黄石国家地质公园、日本阿苏破火山、俄罗斯锡霍特一阿林火山带等〔1—4)。受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大面积分布着时代为侏罗纪、白垩纪的流纹岩,它们构成了一南北延伸达2000余km、平均宽度约400km的巨型古火山带〔5)。这些流纹岩由于岩性和发育其中的构造差异,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常塑造出许多形态独特且类型丰富的地貌景观。有些地区因这些或秀丽或雄伟的地貌景观而成为重要的旅游景区,如浙江乐清的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缙云的仙都国家地质公园、吉林四平的山门国家地质公园等。但至目前为止,针对流纹岩地区这些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从地貌科学角度来阐述其形成和发育规律的研究还不多〔6)。本文以雁荡山为例,根据大量的实地调查数据,拟对区域流纹岩地貌景观从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演化规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揭示其发育的科学内涵。1雁荡山区域概况雁荡山位于浙江东南沿海的温州乐清市境内,坐标位置121o00—21o09’E,28o16’30〃—28o30’00〃N,面积203km2;最高峰百岗尖,海拔1056m。其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1935.6mm,年均温度16oC,其中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在5一7oC之间,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27oC;夏秋季节易受台风影响。这里是白垩纪时期的一座完整复活型破火山,地质遗迹记录了区域1亿多年前火山爆发、塌陷、复活、隆升的全过程。这里同时也是一座流纹岩博物馆,地质书籍上描述到的各类流

纹岩在这里都可找到,有流纹岩标本库〃之称。陶奎元、冯长根的研究表明〔7,8),在白垩纪时期,雁荡山地区曾发生了4期火山活动(数十次火山喷发)和一期岩浆收稿日期:2007—09—11;修订日期:2007一12-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0671018);上海市教委地理学与城市环境及旅游资源与文化发展”重点学科项目资助(J50402)°〔F。undation: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Foundationforthekeysubject—Geography,UrbanEnvironment,TourismresourceandCulturedevelopmentbyShanghaiEducationCommittee,No.J50402)作者简介:胡小猛(1965—),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E—mail:hxm@shnu.edu.cn270—279页3期胡小猛等:雁荡山流纹岩地貌景观特征及其形成发育规律侵入。4期火山活动分别形成了依次叠覆的K1Y1(128MaB.P.)、K1Y2 (1

21MaB.P.)、K1Y3和K1Y4(117MaB.P.)流纹质岩层;一期岩浆侵入活动形成

TKY(107MaB.P.)石英一正长岩体(表1)。在构造上,根据区域1:5万地质图和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大,并结合遥感卫片判读和野外调查资料,区内断裂以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为主。其中,北东向断裂的总体走向为50一60。,规模较大;断裂数量占全区断裂总数的约57%。北西向断裂总体走向300一330。,是区内形成较晚的一组断裂,为张扭性质;断裂数量

文档评论(0)

ld15940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