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区分析的实现1 (1).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缓冲区分析的实现1

目录CONTENTS二、算法简介一、数据准备

一、数据准备

电子地图的数据主要是为了满足地图表达的需要,因此在地图目标的数据采集中无法保证目标的完整性与地理特征性,如等高线被高程注记、冲沟等分割,道路遇桥梁、村庄等产生分段,境界线沿着单线河流两侧间断性地跳绘,一个行政单位的面状区域边界没有封闭等,都将导致分析对象的局部空间缺失,直接影响到缓冲区分析的结果。此外,如果分析对象集合的内部属性不一致也常常会造成分析结果的混乱。为了实现电子地图中的缓冲区分析功能,我们必须重新组织数据,也就是说,电子地图中表达出来的专题数据和进行缓冲区分析的数据,实际上并不是同一数据,而是需要区别对待,完成前期的数据处理准备。数据准备

一、项目概况为了能够有效实现缓冲区分析的功能,我们必须解决好电子地图表达图层和数据准备图层的矛盾。具体组织数据的时候,根据分析的需要,把地图数据组织为点、线、面的类别,如果电子地图表达图层的数据能满足数字地图分析的需要,可以直接利用表达图层来进行缓冲区操作。如果电子地图表达图层的数据不能满足数字地图分析的需要,应该先从电子地图表达图层进行提取,如建立辅助连接线,或者断点自动匹配连接等,得到分析需要的数据,然后进行缓冲区操作,最后可以将操作结果和电子地图的表达图层叠加显示。数据准备

二、算法简介

一、项目概况分析数据准备好以后,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缓冲区生成的条件。对于点缓冲区来讲,缓冲区的生成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就是以地理目标为中心点,向外推移一定的距离。但对于线和面缓冲区的生成情况,则复杂得多。由于面缓冲区生成的情况实际上和线缓冲区类似,因此都可以抽象为线缓冲区的生成。下面主要介绍两种常见的线缓冲区生成算法:算法简介

a平行双线算法(角分线法)1)算法说明在轴线首末点处,作轴线的垂线并按双线或缓冲区半宽E截出左右边线的起讫点;在轴线的其他各个转折点上,用与该点所关联的前后两邻边距轴线的偏移量为E的两平行线的交点来生成两平行边线的对应顶点。因此,这个方法也可以叫做“简单平行线法”。算法简介

2)算法特点(1)沿角分线远离轴线顶点。根据图1,远离情况可用下式表示此式表明,当偏移量E不变时,d随着张角B的减小而增大,因而在尖角处平行线之间的宽度遭到破坏,通过这种方法建立的缓冲区,在尖角处会出现严重的误差,到张角B小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泌非常大的情况。(2)校正过程复杂。(3)算法模型欠结构化。算法模型应包括平行线的几何生成和异常情况处理。首先,几何生成算法欠合理,而大部分异常情况正是由于算法欠合理引起的。由于异常情况较多,因而校正措施必然繁杂,模型的逻辑构思不易做到条理清晰,从而难以实现结构化。算法简介

b凸角圆弧法1)算法原理。在轴线首末点处,作轴线的垂线并按双线或缓冲区半宽E截出左右边线的起讫点;在轴线的其他各个转折点上,首先判断该点的凸凹特性,在凸侧用圆弧弥合,而在凹侧用与该点所关联的前后两邻边距轴线的偏移量为E的两平行线的交点来生成对应顶点。算法简介

2)算法特点。由于在凸侧用圆弧弥合,使凸侧平行边线与轴线等宽,而在凹侧,平行边线相交在角分线上。交点距轴对称顶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由此可见,该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平行曲线的等宽性,排除了角分线法所带来的众多异常情况。当A=0时,或算法简介

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