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病例分类–实验室诊断=临床表现+特异性检查–临床诊断=临床表现+仅非特异性检查–疑似=临床表现+一般非特异性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原携带=检出病原体+无明显临床表现–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只有病种是HIV时病例分类才能选择阳性监测,别的病种不允许选择。(网络直报工作指南);采供血机构只能对发现的两次初筛阳性的HIV进行“阳性检测”报告。第24页,共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3发病日期(门诊日志):填写病人在本次就诊疾病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不明确时,填就诊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14诊断日期:必须填写诊断时点,精确到小时.初次报告时,填写初诊的日期。订正报告时,如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传染病的一个病种订正为另一个病种(如肺结核由“未痰检”订正为“菌阳”时),填写确诊的日期;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仍填写初诊的日期。诊断日期不得早于发病日期。15死亡日期:因法定传染病死亡时填写。16疾病名称:在做出诊断的病名前打√。第25页,共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7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指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其它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填写该病种名称。网络直报时,疾病名称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栏填写该病种名称。第26页,共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其他需要上报的传染病1、非淋菌性尿道炎2、尖锐湿疣3、生殖器疱疹4、水痘5、肝吸虫病6、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7、恙虫病8、森林脑炎9、结核性胸膜炎10、人感染猪链球菌11、人粒细胞无形体病12、不明原因肺炎1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4、AFP15、H7N918订正病名:填写订正前所报告的疾病名称。第27页,共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9退卡原因:因报告卡填写不合格需退卡时,填写其原因。20报告单位:填写报出传染病报告卡的单位。21报告医生:填写做出诊断医生的姓名。22填卡日期:填报本卡的日期。23备注:填写以上各项内容不能涵盖且需特别注明的信息,如说明传染途径、传染病病例(含疑似病例及病原携带者)订正为其它疾病的病名等。第28页,共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联系电话填写常出现问题学生和幼托儿童工作单位填写常出现问题病人属于:填写较混乱,概念不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居住时间≥6月)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目前按照此定义执行年龄与职业存在逻辑错误!乙肝、丙肝、梅毒等不要求报告病原携带者!病例诊断日期填写存在不准确现象!第29页,共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医生将填写好的传染病报告卡交给本科室负责传染病报告管理的人员,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根据所报病种的报告时限采取以下措施:报告时限在2小时内的:立即电话通知本院传染病报告管理部门(预防保健科)取卡,并告知所报病种和例数。报告时限在24小时内的:可于每日固定时间通知本院传染病报告管理部门(预防保健科)取卡,并告知所报病种和例数。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管理的部门(公共卫生科)指定专人(孙丽娟)每日负责接收各临床医生送来的卡片,收卡时注意核对卡片信息并做好交接记录。如接到需在2小时内报告的传染病时,应立即前往报告科室收卡。第30页,共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审核工作需注意的内容?责任报告单位对其填报信息的内部审核–医生自查、提交–预防保健科复查、报出–审核方法:?逐张逐项审核(新报告卡片和订正卡片)?导出卡片信息(Excel),对卡片进行浏览审核(近期报告卡片)第31页,共3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审核内容:?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情况时,及时通知报告人核对;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注,不再进行网络直报。?发现以下情况时,建议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I.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II.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III.发现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同一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场所)一日内出现3例及以上,或一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如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属实,应于2小时内对报告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同时电话报告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第32页,共38页,202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