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砂岩的鉴定与描述.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二、碎屑岩的鉴定与描述

任务三:粉砂岩的鉴定与描述;;一、粉砂岩的一般特征;一、粉砂岩的一般特征;一、粉砂岩的一般特征;二、粉砂岩的分类;二、粉砂岩的分类;4、实例:黄土:一种半固结的泥质粉砂岩,其中粉砂50~60%,泥质可达30~40%,砂(0.25mm)约10%。

;二、粉砂岩的分类;二、粉砂岩的分类;二、粉砂岩的分类;二、粉砂岩的分类;二、粉砂岩的分类;三、粉砂岩手标本的观察与描述;一、实训目的要求

通过对粉砂岩手标本的观察,了解粉砂岩的基本特征,掌握粉砂岩观察与描述的方法;熟悉粉砂岩手标本的观察与描述的内容,掌握粉砂岩成分分类和命名原则,学会识别粉砂岩的结构和构造并掌握粉砂岩定名方法。;二、使用仪器、工具、用品

放大镜10倍、小刀、无釉白瓷板、地质锤、永久磁铁、实验报告表。

三、实验报告要求

各项特征描述必须按照要求和实际观察情况进行填写;鉴定特征要求简明、突出。;四、观察及描述内容;1)颜色:应尽可能指出总的颜色、观察时要特别注意新鲜面的颜色。新鲜面的颜色是岩石成分和其形成环境的反映。;2)结构:是粉砂岩重点描述的内容之一。描述时应先指出岩石的总体结构,如块状结构,然后再进一步描述其结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①粉砂岩的分选性。

②粉砂岩的圆度,说明其磨圆的好坏;球度及形状(扁圆体、圆球体、椭球体…等)。

③粉砂岩的表面特征(光滑度、光泽、刻痕、压抗等)。;3)填隙物成分及含量:填隙物包括杂基及砂粒等机械混入物和化学胶结物。应分别描述。

4)支撑类型和胶结类型:支撑类型有杂基支撑和颗粒支撑,确定支撑类型主要是观察碎屑颗粒是否彼此接触,若碎屑颗粒彼此接触则为颗粒支撑,其胶结类型为孔隙胶结或接触胶结,若碎屑颗粒彼此不接触,呈漂浮状则为杂基支撑、基底胶结类型。

5)构造:注意有无层理构造。如有则加以描述。

6)命名:根据教材对砾岩和角砾岩分类确定基本名称。再根据颜色、填隙物成分、粒度等综合命名。即:颜色+填隙物+粒度+基本名称;五、描述实例:;六、实验报告:

请提交粉砂岩岩石标本的描述报告:;四、粉砂??薄片的观察与描述;碎屑岩的观察分为手标本(野外露头)和薄片两部分内容,前者具有宏观和空间(三维)性,后者则是微观和断面(二维)的显示,两者相辅相成。按照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观察总是从总体开始,逐渐深入到各个细节,再从细节回到整体,有时甚至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对岩石的特征获得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详细地观察手标本,对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风化特点有较全面的了解之后,再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镜下薄片观察,以弥补手标本鉴定中的不足之处。显微镜下岩石薄片的鉴定是沉积岩室内研究的基础,为此要很好地学习掌握。;一、实训目的要求

1、镜下观察,识别粉砂岩的成分、结构类型(胶结物及胶结类型)。

2、掌握粉砂岩镜下鉴定方法及其代表岩石的鉴定特征,能正确进行分类和命名。;二、使用仪器、工具、用品

(1)岩石薄片(2)偏光显微镜(3)实验报告表。

三、实验报告要求

各项特征描述必须按照要求和实际观察情况进行填写;鉴定特征要求简明、突出。

;四、观察描述内容;对粉砂岩来说,手标本观察能解决大部分问题,镜下观察仅补充不足(如对某种粉成分的确定、填隙物的特征等)。

碎屑岩薄片观察主要是为了精确鉴定长石砂岩矿物的种类,详细研究胶结物的成分、结构、颗粒之间的关系及其他自生变化。

;六、实验报告;小结;1、粉砂岩手标本的观察与描述实验报告。

2、粉砂岩薄片的观察与描述实验报告。;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