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莱顿瓶的出现为进一步研究电现象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手段,对电知识的传播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当时用莱顿瓶做电的示范表演简直成了娱乐游戏。一次最出色的表演是法国人
诺莱特在巴黎一座大教堂前进行的。诺莱特请来了700个修道士让他们手拉手地排成
了一行,全长有900英尺(约275米)。然后诺莱特让排头的修道士手握莱顿瓶,让排尾的修道士手握莱顿瓶的一根引线。接着他让莱顿瓶带电,突然间七百个修道士因受电击几乎同时跳了起来,特邀来的法王路易十五的皇室成员和在场的其他观众无不为此目瞪口呆。他以令人信服的事实证明了电的巨大威力。
1746年,英国人考林森从伦敦给美国费城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寄了一只莱顿瓶。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的概念,而且正负电荷可互相抵消,并用“+”、“”号来表示。富兰克林还认为:作为起电手段的摩擦只是使电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电不会因摩擦而创生,在任一绝缘体系中电的总量是个变的一一就是通常说的“电荷守恒原理”。富兰克林还用莱顿瓶作了统一“天电”与“地电”的研究。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富兰克林做了著名的费城实验一一放一只大风筝,风筝顶上安有细铁丝,用麻绳跟铁丝联接,麻绳末端拴了一把铜钥匙,钥匙塞在莱顿瓶中间。一阵雷电下来,麻绳上松散的毛毛向四周竖立起来了,引下来的“天电”跟“地电”一样可以做许多相同的实验,从而证实了天电与地电的一致性。富兰克林的实验是很危险的,他所以没出人身事故完全是一种侥幸。
1753年7月26日,俄国学者利赫曼教授在实验室里观察雷电引起仪器指针变
化时,不料一个劈雷突然打来,击倒了利赫曼,等他的学生罗蒙诺索夫(1711?
1756)闻讯赶来时,利赫曼已经为科学献出了生命。
静电学的基本定律一一库仑定律是法国物理学家库仑(1736?1806)于1785年发现的。
早在库仑之前,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1731-1810)已经开始对电荷间的作用力
进行了研究,1777年,卡文迪许得出:“电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很可能反比于电荷间距离的平方”。“物体中多余的电几乎全部堆积在紧靠物体表面的地方,物体其余部分处于中性状态”。遗憾的是卡文迪许一直没有公开他的成果。直到
19世纪中叶英国物理学家威廉?汤姆逊(开尔文勋爵)才在卡文迪许手稿中发现了这些珍贵资料。
库仑对扭力作过较多的研究,他的有关扭力的论文使他在1781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785年,他设计制作了一台精确的扭秤,从而建立了著名的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的发现,对电磁学的发展十分重要。借助这个定律人们研究了导体表面电荷分布的问题,英国学者格林引入了电势的概念,而且得出了带电导体各个不同点的电势值总是相同的。
关于电的本质,直到研究了原子结构后才弄清楚。
【例1】如图13中,甲、乙两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所带电量分别为q和q,两球间用绝缘细线连接,甲球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在两球所在空间有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平衡时细线被拉紧。
.平衡时的可能位置是图13中的哪一个?
.两根绝缘细线中的张力大小为:
[]
【分析思路】对本题第1问,可先把两球及其中间连线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受力为:(1)竖直向下的重力2mg,(2)水平向左的电场力qE(+q受力),(3)水平向右的电场力qE(q受力),(4)第一段绳子的拉力T1。水平方向上整体所受的电场为互相平衡,由平衡条件可知,第一段绳子对整体的拉力和整体所受的总重力必为平衡力,故第一段绳子必定竖直。隔离分析乙球的受力(如图14):(1)向下的重力mg,(2)水平向右的电场力qE,(3)绳子的拉力T2,(4)甲对乙的吸引力F引。要使水平方向合力为零,绳2必向右倾斜。
对于第2问,只要分别对整体和乙球应用平衡条件即可求出T1和T2。
【解题方法】 整体法及隔离体法受力分析,应用平衡条件列方程。
【解题】 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两个电场力平衡,竖直方向上
绳子1的拉力T1与总重力2mg平衡,即Ti=2mg,绳1竖直。
对乙球受力分析如图14所示,显然绳2向右偏,由平衡条件得:
第2问选D。
【例2】两个共轴的半圆柱形电极间的缝隙中,存在一沿半径方向的电场,如图15所示。带正电的粒子流由电场区域的一端M射入电场,沿图中所示的半圆形轨道通过电场并从另一端N射出。由此可知:[ ]
A.若入射粒子的电量相等,则出射粒子的质量一定相等;
B.若入射粒子的电量相等,则出射粒子的动能一定相等;
C.若入射粒子的电量与质量之比相等,则出射粒子的速率一定相等;
D.若入射粒子的电量与质量之比相等,则出射粒子的动能一定相等。
【分析思路】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必然需要向心力,而带电粒子仅受一个电场力,且方向始终沿半径方向,所以电场力是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