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3
等容粒径(假定球体)D: 算数品均值D: 几何品均值(椭球体)D:
泥沙级配曲线(群体性):表示天然泥沙组成特性,在采集的代表沙样中,小于某种粒径的泥沙累计百分数与该粒径在半对数纸上的关系曲线。
粒配曲线反映的特性⑴可反映沙样颗粒的大小和范围;⑵可反映沙样组成的均匀程度。沙样
d ??n
?P?d
i i
的特征粒径:⑴平均粒径Dm:粒径按其所占重量的百分比为权的加权平均值。m
i?1
100 ,
d?d
i
d
max
2
min d
⑵中值粒径 50表示在全部沙样中,大于和小于这一粒径的泥沙重量刚好相
等。求法:粒配曲线—P=50%天然沙的平均粒径常常大于中值粒径
细颗粒泥沙的物理化学特征。细颗粒泥沙在含有电解质的水中,颗粒周围会形成双电层。通常细颗粒泥沙的主要成分是粘土矿物,它们在含有电解质的水中会发生两种可能:电解质中的离子吸附在泥沙颗粒表面;泥沙颗粒表面的分子发生离解。不论哪种情况都使泥沙颗粒表面带有负电。由于凝絮作用,细颗粒在沉积时会连结成絮团,絮团与絮团会连接成集合体,集合体还会搭连而形成网架。絮凝的新沉积物是一个高度蜂窝状的结构,含水量很高,密度很低,这样的淤积物具有很低的抗剪强度或粘结力。
沉速概念,泥沙沉降状态。单颗粒泥沙在无边界影响的静止清水中的匀速下沉的速度。因数值主要和粒径有关,也称水力粗度,常用ω表示,单位:cm/s.沉降的形式,泥沙颗粒在静
Re ??d?沙粒G性力
水中下沉时的运动状态与沙粒雷诺数
d ? 水流粘Z力(式中和d、ω分别为泥沙的粒径
dd及沉速,ν 为水的运动粘滞性系数)①层流状态下降:Re 0.5,颗粒基本沿垂线下沉,颗粒不发生摆动、转动、滚动,周围水体不发生紊乱现象。颗粒沉降属于层流状态,下降速度较慢,绕流阻力以摩擦阻力为主,压差阻力相对较小,Cd与Re 呈直线关系②紊流状态下
d
d
d降:Re 1000,泥沙颗粒脱离铅垂线,以极大的紊动状态左摇右摆下沉,附近的水体产生
d
d强烈的绕动和涡动。压差阻力远大于摩擦阻力,其大小与Re
d
无关③过渡状态下
降:Red=0.5~1000,泥沙沉降状态处于二者之间。随Red增大,压差阻力不断增大,摩擦阻力不断减小,阻力系数与沙粒雷诺数之间为曲线关系
影响泥沙沉速因素。泥沙的形状对沉速的影响。对于几何平均粒径D相同的不同石块,形状愈扁平,阻力系数CD愈大,其沉速愈小;水质对沉速的影响。主要影响对象是D0.03mm
的细颗粒泥沙。①影响絮凝现象的第一个因素是泥沙粒径。泥沙愈细,絮团愈大②水中电解
质的离子浓度与价数。反离子的价数高,絮凝作用强。另外,在小含盐度的范围内,絮凝团的平均沉速因含盐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当含盐度超过某一数值后,含盐度的增大,对平均沉速的影响不大;含沙量对沉速的影响。
影响泥沙淤积物干容重因素。取未经扰动的原状沙洋,量出它的体积,然后在烘干箱内经
100度烘干后,其重量与原状沙洋整个体积之比,称干容重。N/m3。①泥沙粒径。粒径较粗的泥沙干容重大,变化范围小。②泥沙淤积厚度。淤积愈深,干容重愈大,变化范围愈小。
③淤积历时。干容重随淤积历时的增加而趋向于一个稳定值。④泥沙组成:组成越不均匀,孔隙率越小,干容重越大。
8.含沙量分布的重力理论原理,优缺点。泥沙比水重,为维持泥沙在水流中悬浮而不下沉,
需要水流对泥沙做功将其托起。水流所做的这部分功称为“悬浮功”。按照威力卡诺夫的观点,水流提供的能量将分成两部分而消耗:一部分用于克服阻力损失,一部分用于提供悬浮功。重力理论正确地用 考虑了水流挟沙对水流与泥沙垂向运动速度的影响;特别是正确地提出了悬浮功的概念。但是威力卡诺夫却错误的把悬浮功放到了时均水流的能量平衡方程式中去考虑。水流悬浮泥沙所消耗的是紊动动能,后者是水流为克服阻力已经消耗的能量。因此,悬浮功是阻力功的一部分,在时均能量平衡方程式中不应重复计算两次。9.水流挟沙能力概念及影响因素。在一定水流与河床组成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河段下泄的沙量称为总输沙率;它是指河床处于不冲不淤平衡状态,水流能够输送的包括悬移质和推移质在内的全部沙量。也称水流挟沙力。这些条件包括水流总流的平均流速U、过水断面面积A、水力半径R、清水水流的比降J、浑水水流的比降Js、泥沙沉速? 水的密度?、泥沙的密度?s 床面组成等边界条件。
全沙输沙率概念,全沙测验与悬浮指标关系。把推移质输沙率与全部悬移质包括冲泻质在内的输沙率之和叫做全沙总输沙率。
河床演变原理。1输沙不平衡是产生河床演变的根本原因产生不平衡的原因可能有:进口水沙条件;出口侵蚀基点(包括侵蚀基面和水流条件如潮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LC编程手册.pdf VIP
- 注册环保工程师之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题库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VIP
- 2025春议题式导与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04-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教用).docx
- 存储架构优化方案.docx VIP
- 中医在抑郁焦虑调理中的思路.pptx VIP
- 住院患者走失应急预案.pptx VIP
- 脾梗死护理个案.pptx VIP
- GB∕T 40685-2021 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资产 管理要求.pdf
- 变配电所二此设备应急故障处理—变配电所保护误动和拒动故障查找处理(高铁变电设备检修).pptx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归纳、考点整理,复习必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