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LDPC码及其在WiMAX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无线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随着移动通信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无线接入技术的不断进步,WiMAX(全球互操作宽带无线接入)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逐渐成为了国内外通信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WiMAX以其高速、大容量、覆盖面广等优势,成为了实现宽带无线接入的重要手段。
LDPC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编码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WiMAX采用的是基于LDPC码的前向纠错(FEC)编码方案,经过了多年的实践验证和标准化,成为了WiMAX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内容
本文将对LDPC码及其在WiMAX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具体内容包括:
1.LDPC码的基本原理及其性能特点介绍;
2.WiMAX标准中FEC编码方案的详细描述与分析,重点讨论基于LDPC码的FEC编码方案;
3.分析LDPC码在WiMAX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其与其他前向纠错编码方案的性能表现;
4.探究LDPC码在WiMAX中的优化策略及其实现技术,分析各项技术的优劣,提出优化建议。
三、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增强对LDPC码的理解和认识,为其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2.对WiMAX标准中基于LDPC码的FEC编码方案进行详细分析,为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3.分析LDPC码在WiMAX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其与其他前向纠错编码方案的性能表现,对各类编码方案的优劣进行客观的比较和评估;
4.探究LDPC码在WiMAX中的优化策略及其实现技术,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指导和帮助。
四、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实验仿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系统地深入研究和探讨LDPC码及其在WiMAX中的应用,综合分析各项技术的优劣,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五、预期结果
本文的预期成果包括:
1.深入理解和认识LDPC码,分析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2.系统性地分析WiMAX标准中基于LDPC码的FEC编码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3.分析LDPC码在WiMAX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其与其他前向纠错编码方案的性能表现,对各类编码方案的优劣进行客观的比较和评估;
4.探究LDPC码在WiMAX中的优化策略及其实现技术,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指导和帮助。
六、研究进度安排
本文的研究进度安排如下:
1.第一阶段(1-2周):对LDPC码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和了解,并进行相关的文献查阅。
2.第二阶段(2-4周):对WiMAX标准中基于LDPC码的FEC编码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性能测试。
3.第三阶段(3-5周):分析LDPC码在WiMAX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其与其他前向纠错编码方案的性能表现。
4.第四阶段(2-4周):探究LDPC码在WiMAX中的优化策略及其实现技术,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5.第五阶段(1-2周):完成论文撰写和整理,完成相关内容的排版和修订。
七、参考文献
[1]RichardsonTJ,UrbankeRL.Moderncodingtheory[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8.
[2]IEEEStandardforLocalandMetropolitanAreaNetworks—Part16:AirInterfaceforFixedBroadbandWirelessAccessSystems[S].IEEEStd802.16-2004.
[3]IEEEStandardforLocalandMetropolitanAreaNetworks—Part16:AirInterfaceforFixedandMobileBroadbandWirelessAccessSystems[S].IEEEStd802.16-2012.
[4]PashaeiS,SoleymaniS,DaneshgaranF,etal.AnewnonbinaryintermediatenodeFECdecodingalgorithmbasedonprogressiveedge-growthTannergraphforwirelessrelaynetworks[J].IEEETransactionsonVehicularTechnology,2015,64(6):2666-2677.
[5]PhanAnhHuy,LeQuangVinh.Anopti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