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二.doc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二.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装

…………○…………内…………○…………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外…………○…………装…………○…………订…………○…………线…………○…………

…………○…………内…………○…………装…………○…………

…………○…………内…………○…………装…………○…………订…………○…………线…………○…………

_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外…………○…………装…………○…………订…………○…………线…………○…………

第=PAGE2*2-13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2*24页共=SECTIONPAGES2*24页

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3*26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3*26页

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一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

1、本文《羚羊木雕》的中心意思是()

A.写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

B.写“我”将羚羊木雕送给万芳,表现了少年朋友珍惜友情的心灵世界。

C.写“我”送羚羊木雕后,被迫反悔,表现了父母虽爱儿女,但不了解少年心理,重财轻义的狭隘思想。

D.写“我”将羚羊木雕送给朋友及被迫反悔的经过,赞美少年朋友忠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少年之心,尊重他们之间的友谊。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B.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C.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D.每次上体育课,每当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时,就觉得对不住她。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B.路转溪头忽见

C.数年恒不一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句子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6、下列括号中的句子是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足()。

A.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形容彼此关系十分密切。)

B.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老太婆的嘴。)

C.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讲义气。)

D.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完全不放在心上。)

评卷人

得分

二、阅读理解

7、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本文选自余嘉锡《》。

2.给文中画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友人的态度由“________”到“__________”,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6****04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