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1).docxVIP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1).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

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娜拉和易卜生的名字于1889年11月最初出现于日本文坛。易卜生去世的1906年掀起易卜生热,延续多年,文学史称之为“易卜生季节”。它对长期支配日本的女性观————日本式的儒教型,无疑是一个响亮的冲击。

②儒教的本家原在中国,这里试举一例说明,日语“良妻贤母”便是由汉语“贤妻良母”先传到朝鲜,变成韩语“贤母良妻”,而后于19世纪末输入日本变成的。近代日本将公共与家庭领域分开,主张“男人工作,女人持家”,引进西方的性差科学以证明家务是女人的事业,其实是明治启蒙期对民主化的一种误解。明治维新振兴女子教育,只注重贤母养成的必要性,因为“良妻贤母”与“国家”———国(天皇制国家),家(《明治民法》下的家父长家族)紧紧关联。家是国家与个人的媒介,女性国民只须好好地温柔地起妻、母作用,免谈革命。

③拒绝家和家的联姻,推行自由的个人恋爱和结婚,可以看作是从“家”解放出来的功绩之一。近代选择的“核家庭”(从日语直译过来的单词,指像孩子一样分裂到最小的单位的家庭形态)。

④但是,站在女性自我的视点来考察,所谓自由的个人幻想、生育子女的共同体幻想,显然都是近代“核家庭”对女性自我的压抑和束缚。恋爱、结婚一体化思想的背后是——男人们作为劳动生产的一方,女人们专门从事家务,被关闭在家庭这一私的领域里。作为女性,近代“核家庭”自我压抑的根源,不再是家制度时的家长,而是丈夫。原以为能够充足个人自由的恋爱,似乎变成了“核家庭”中夫妻关系的修理所。

⑤最早反映出近代家庭内女性的这种不满的历史性作品,便是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女主人公娜拉意识到在“核家庭”中,女性是隶属于男性的并试图脱出。在日本,娜拉式的叛逆型女性形象最早出现于女作家清水紫琴的《残缺的戒指》(1891),距易卜生名字出现于日本之后只有两年。但它真正引起评论界注意,却是在日本女性主义批评成立的70年代后期。

⑥《残缺的戒指》是第一篇女性的第一人称告白体小说。明治二十年(1887)前后,日本出现第一人称口语小说。这种自叙体文学很适合女性的自我表现,因为女性本来就富于感性的日常生活,这一来可以从身边小小的故事写起,像拉家常,写日记,随意而亲切。

⑦《残缺的戒指》开女性笔下离婚小说的先河。它写的基本是作家的亲身经历。清水紫琴毕业于高等女校,受民权运动及女权思想的感召,毅然离婚自立,成为一名女学杂志的编辑。《残缺的戒指》开篇写道:“你注意到我的这枚戒指了,你惊异,玉已被毁灭,为什么还戴着?快脱去为好呀……”小说用的是倒叙法。原来,服从父命结了婚的“我”,得知丈夫原有恋人并恋情依旧,心理斗争十分激烈。是遵从《女大学》教育,以“忍”为美德呢,还是听从女权论的召唤:“不幸、悲惨决非女子的天命”,勇敢地向命运挑战呢?“我”终于横下一条心,主动提出离婚,投身于拯救世间妇女的文字工作。“我”将结婚戒指的宝玉毁坏,依然显要地佩戴着它,以纪念这一离婚行动。

⑧而在中国,娜拉的命运又如何呢?

⑨《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于1935年作为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之三由容光书店印刷初版。大多数评论者将她视为一部“民族寓言”,一部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反帝国主义作品。民族兴亡的“眼镜”造成了男批评家们对萧红作品的阅读盲点。其实,《生死场》试图从女性的身体体验去看待生与死的意义,特别是从农村妇女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种————生育以及由疾病、虐待和自残导致的死亡去看待生与死的“场”:美丽的女人身上长蛆发臭,活活地腐烂而亡;“生产”的女

第1页/共19页

人做又天风于殷护磨,肉体浸泡在皿冲里……匕獨不的何止足氏族饥恨,亟然还有性别迫言问题。《呼三河传》则进一步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畸形现象———为奴隶的女人同时奴役自己的同类,如————婆婆打小媳妇,最后让女巫医用热水活活把她烫死的情节。可以看出,萧红继鲁迅之后对国民灵魂的批判是包含女性立场的。萧红的女性眼光使她洞察历史和乡土。

⑩萧红之笔是女性的逃亡之笔。但女性逃亡的命运如何?“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鲁迅先生的著名论断众所周知:“不是堕落,便是回来。”在如网的社会制度中,女性何以逃亡?鲁迅先生指出了现实的严酷性,却没有为女性指明出路。

——节选自林祁《风骨与物哀:二十世纪中日女性叙述比较》

(1)下列选项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明治维新时期,西方科学对日本女性的启蒙不包含男女平等思想。

B.易卜生影响日本之后很短的时间内,《残缺的戒指》就引发了评论界的热议。

C.个人自由恋爱在当时嬗变为对日本新女性自由新的压抑来源。

D.《生死场》从民族兴亡的视角来重审中国女性在现实中的残酷命运。

(2)第③段横线处句子排序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名校真题共享】涵盖小学至研究生,科目齐全。提供历年真题、模拟试卷、解析答案及高频考点分析。拥有教育界资深团队,平均教龄超10年,深谙考试趋势。不仅限于数学、英语,还包括理化生、文史政及专业科目。附加个性化学习计划定制,助您高效备考。一键获取,提升成绩,我们是您升学路上的坚实后盾。欢迎各界学子访问交流,开启学霸模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