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VIP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阅读理解与欣赏

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读典以明志,读典以笃行。《典籍里的中国》册册典籍,中鼎千秋,用追本溯源、旁征搏引的方式,纵横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的传承,目光之深邃,格局之远大,让人抚今追昔,胸怀天下。以《尚书》为代表的中华典籍,见证了民本思想的发端,构建了古老文明的体系,以《天工开物》为代表的科技典籍,记载了古代良工巧匠的③(______),铭刻了先贤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这些瑰丽的文化蜜码,讲述着我们中国人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该去向何方。缅怀先贤圣哲,传承中华不朽精神。

1.给加粗的字注音。

追根溯(______)源 缅(______)怀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3.根据语境,划线句中填入③处的成语最适合的一项是()。

A.异想天开 B.奇思妙想 C.突发奇想 D.慧心巧思

阅读下面选段内容,完成小题。

【选段一】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选段二】

有一次,巴扎诺娃因公出差,到了莫斯科,前来探望保尔。他们谈了很久。保尔热情地向她讲述了他所选择的道路,正是通过这条道路,他将能回到战士的行列。巴扎诺娃发现柯察金两鬓已有银色的发丝,便轻轻地说:“我看得出,您经受了不少痛苦,但是您仍然没有失去那永不熄灭的热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呢?您已经准备了五年,现在决定动笔了,这很好。但是您怎么写呢?”

4.基础知识和能力:以上文段选自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苏联作家___________,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___________光芒的长篇小说。

5.阅读与发现:选段一中“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请简述主人公“第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6.阅读与欣赏:选段二中加横线的“这条道路”是指什么?简要说说最后的结局如何?

7.拓展和延伸:做笔记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重温作品精彩的内容,有助于提升阅读质量,提高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请你对选段二中画线句子做笔记。

古诗词赏析。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蚕妇

宋朝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①者,不是养蚕人。

注:罗绮:穿着绫罗绸缎。

8.下面对这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B.甲“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描写,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C.乙诗“泪满巾”见出蚕妇感情刺激之深。三四句揭示蚕妇伤感的缘由,乃有感于获而不劳、劳而不获的不合理社会现实。

D.乙诗虽客观叙写,不着评论,但对蚕妇命运的同情,对社会的不公自浸润于诗句中,启人思索。诗歌结构简洁,语言质朴,一针见血。

9.说说这两首诗表达的相同的感情。

文言文阅读。

①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①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②决焉?

②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③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④,审问而明辨之也。

注:①致:提出。②奚:怎么。③有道而正:判定是非。④交相问难:互相诘问。

10.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贤于己者贤(___________) (2)问焉以求一得以(___________)

11.请用“/”给下面句子标示出二处需要停顿的地方。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13.这篇短文主要论述了______与______的关系,而《虽有嘉肴》主要论述了______与______的关系。

14.学以致用,读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卷子杂货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多年致力于一线教学工作,结合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学习提升的,取得更好的成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