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突破卷 附答案 (2).pdfVIP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突破卷 附答案 (2).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背诵。

1.[知识积累]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村晚》——雷震

B.《手指》——丰子恺

C.《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冯骥才

D.《威尼斯的小艇》——马克·吐温

2.[知识积累]《武松打虎》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A.《红楼梦》B.《西游记》

C.《三国演义》D.《水浒传》

3.[知识积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

A.隶书B.楷书

C.小篆D.甲骨文

4.[知识积累]下列歇后语前后不对应的一项是()。

A.咸菜烧豆腐——名声在外

B.四月的冰河——开动了

C.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D.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5.[知识积累]“及笄”是指()。

A.女子十三四岁

B.女子十五周岁

C.男子二十岁左右

D.人三十岁

6.[知识积累]下列属于经典的吝啬人物代表的是()。

A.严监生B.祥子

C.杨氏之子D.小嘎子

7.[知识积累]“军神”在文中指的是()。

A.毛泽东B.聂荣臻

.刘伯承D.方志敏

8.[句子背诵]

(1)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静春山空。

(4)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闻涕泪满衣裳。

(7)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有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诗有“声”,你听:“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____________”;古诗有“形”,你看:

“__________________,山衔落日浸寒漪”;古诗有景,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

唯见长江天际流”;古诗有情,你品:“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文背诵]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誉其矛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同世而

立。

(2)梁国杨氏子九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不在,______________。

为设果,____________。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

文档评论(0)

152****7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