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阑尾炎1

学习要求1.掌握急性阑尾炎的病因、临床病理分型2.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3.熟悉急性阑尾炎并发症及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2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位置、形态血管神经类型3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解剖位置及形态:阑尾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会合点,阑尾位于右髂窝,为一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端,近端开口于盲肠。长约6-8cm,直径0.5-0.7cm。阑尾位置多变,但由于与盲肠位置关系恒定,所以随盲肠位置而变异。一般位于右下腹部,但也可高到肝下方,低至盆腔内,甚至越过中线至左侧。阑尾基底部体表投影约在麦氏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是选择阑尾手术切口的标记点。4

第一节麦氏点5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阑尾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会合点6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阑尾尖端指向大致有6种类型:①回肠前位28%;②盆位26%;③盲肠后位24%;④盲肠外侧位8%;⑤回肠后位8%;⑥盲肠下位6%7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肝下正常的阑尾,冠状位重建图像清楚地显示正常阑尾的整个长度(箭头),该病例中,阑尾起源于盲肠,延伸至肝下区域。肝8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阑尾动脉多为一支,与其他动脉无吻合,故为终动脉。阑尾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经回结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汇入门静脉,最后回到肝脏。因此阑尾的炎症可引起门静脉炎,也可导致肝脓肿。

9

阑尾传入神经的脊髓节段在T10、T11牵涉痛: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称为牵涉痛。例如阑尾炎的早期,疼痛常发生在上腹部或脐周围;心肌缺血或梗塞,常感到心前区、左肩、左臂尺侧或左颈部体表发生疼痛。(会聚学说;易化学说)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10

第二节病因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淋巴滤泡明显增生(60%)、粪石(35%)、异物、肿瘤、炎性狭窄等2、细菌入侵:由于阑尾管腔阻塞,细菌繁殖,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黏膜上皮并使黏膜形成溃疡,细菌穿过溃疡的黏膜进入阑尾肌层。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11

第二节病因3、其他阑尾先天畸形,如阑尾过长、过度扭曲、管腔细小、血运不佳12

第二节病因1、阑尾管腔阻塞:淋巴滤泡明显增生(60%)、粪石(35%)、异物等1、粘膜层2、粘膜下层3、环肌层4、纵肌层5、浆膜下层6、浆膜层13

第二节病因1、阑尾管腔阻塞:淋巴滤泡明显增生(60%)、粪石(35%)、异物等14

第二节病因1、阑尾管腔阻塞:淋巴滤泡明显增生(60%)、粪石(35%)、异物等15

第二节临床病理分型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4、阑尾周围脓肿16

第二节临床病理分型ABCD17

第二节阑尾转归1、炎症消退部分单纯性阑尾炎经及时的药物治疗,炎症可消退,大部分将转为慢性阑尾炎,易复发。2、炎症局限化化脓性、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大网膜下行将阑尾包裹粘连,炎症局限,形成阑尾周围脓肿。需用大量抗生素或中药治疗,治疗缓慢。3、炎症扩散阑尾炎症重,未能及时地手术切除,又未能被大网膜及时包绕,炎症扩散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肝脓肿甚至感染中毒性休克。18

第二节临床诊断2、症状:腹痛(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占70%~80%,牵涉痛、内脏痛、钝痛、锐痛);胃肠道症状;早期可能有厌食,恶心、呕吐也可发生。全身症状:早期乏力。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心率增快,发热,达38.0℃。3、体征:右下腹压痛(最重要体征,麦氏点固定压痛);腹膜刺激征象(最常见的体征,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右下腹包块辅助诊断意义的间接体征4、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液分析)影像学检查(腹部平片、B超、CT)腹腔镜检查诊断新技术1、病史:慢性阑尾炎病史19

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其它体征1、结肠充气试验(阴性不能排除)2、腰大肌试验(阑尾位置较深)3、闭孔内肌试验(阑尾位置较低)4、经肛门直肠指检第二节临床诊断20

第二节结肠充气试验21

第二节腰大肌试验22

第二节闭孔内肌试验23

第二节(诊断新技术)医学界有这样的说法:“宁可误切不可误诊”。误切阑尾发生并发症率为5%,死亡率为0.5%;误诊导致阑尾穿孔术后并发症为40%-50%,死亡率为2%-6%。误诊病情发展迅速,穿孔后弥漫性腹膜炎,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据美国合众国际新闻社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用于诊断症状不典型的阑尾炎。

美国托马斯杰佛逊大学的专家们研制出一种同抗感染白血球结合的放射性标记抗体,通过使用γ射线敏感相机来探测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