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絮叼(xù)淡雅荫蔽(yīn)各得其所

B.憔悴(qiáo)分歧诀别(jué)喜出望外

C.匿笑(ruò)烂慢一霎(shà)泼泼洒洒

D.徘徊(pái)祷告沐浴(ɡǔ)翻来复去

2、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搓捻缭亮霹雳翻来复去

B.烘托葱茏询职人迹罕至

C.优雅伶仃劫掠沉墨寡言

D.宽敞点缀倜傥妄下断语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要达到“问责必严”这一要求和目标,必须揪住问题不放、针对问题“不求甚解”。

B.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

C.我们应该对“欠薪”问题来个刨根问底,找出真正的症结,并对症施治。

D.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折服了观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B.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比喻、排比)

B.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比喻)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设问)

D.“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象征)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今天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渴望,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人对自身的国际定位。如果在汉语全球教学和推广的环节上不能跟上这种渴望,那么全球对中华民族的关注与了解之间就会出现脱节,。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人尤其是从事汉语和汉文化教学与推广工作者责任重大。

A.不仅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更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

B.这种脱节不仅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更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

C.不仅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更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

D.这种脱节不仅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更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

7、名句默写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杜甫在《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在退休教师座谈会上引用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继续奉献教育事业的心愿。

(4)《游山西村》中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季札①之初使,北过徐君②。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③,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④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

(注)①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②徐君:徐国国君。③上国:古指中原发达国家。④冢:坟墓。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元方/时年七岁 B.待君久/不至

C.季札/心知之 D.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⑵元方入门不顾⑶为使上国⑷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过中不至②还至徐

B.①太丘舍去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C.①于是乃解

文档评论(0)

158****41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