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浆纱机.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速浆纱机-介绍

高速浆纱机

从事纺织机械设计、制造,主要生产浆纱机,染浆联合机、烧毛预缩机等前织及后整理设备,可提供不同规格形式的浆纱、浆染机的车头、烘房、浆槽、染色氧化架、轴架、上蜡装置及控制技术供用户选择,可组合成多种规格型式的浆纱、染浆联合机。

浆纱

英文:warpsizing

[编辑本段]定义

在经纱上施加浆料以提高其可织性的工艺过程。 可织性是指经纱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综、筘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

未上浆的单纱纤维互相抱合不牢 ,表面毛羽较多,难以织制。上浆后一部分浆液透入纤维之间,另一部分粘附在经纱表面。以浆液透入纤维之间为主的上浆称浸透性上浆,以浆液粘附在经纱表面为主的上浆称被覆性上浆。

古代手工浆纱是将经纱展成片状,用刷子或筘抹上浆糊 ,晾干后绕成织轴。元代王祯《农书》中有使用刷对经纱上浆的图文。《天工开物·乃服篇》中“过糊”一节记载了用淀粉、牛皮、骨胶浆丝的方法和工具。 18世纪末英国出现动力织机,使浆纱和织布分开而成为独立的工序 ,出现了现代浆纱机的雏形。以后几经改进 ,到1853年英国人J.博洛夫等的专利已具备现代浆纱机的基本特征。

[编辑本段]浆纱方法

经纱的上浆方法主要有六种。经轴上浆

将若干只经轴上的经纱同时引出,浸入浆液,压去余液,烘干、分纱,最后按规定长度卷成织轴。这是应用最广的上浆方法。

织轴上浆

由分条整经机做成的织轴,经上浆后再卷成织轴。这种方法多用于丝织、色织的多品种和小批量生产。

整浆联合

在整经机(见整经)的筒子架和卷绕机构之间安装上浆和烘干设备,合整经、浆纱为一道工序,多用于化学纤维长丝上浆。

染浆联合

在浆纱机的浆槽前加装染色烘干设备, 使浆纱先染色、烘干,然后上浆,合染色、上浆为一道工序,多用于需要染色的经纱上浆,如织制劳动布的色经上浆。

单纱上浆

从筒子上退出单纱,经单纱上浆机上浆后再卷绕成浆纱筒子。单纱上浆机是在低

速络纱机上加装浆槽和烘干机构而成。 这种方法虽然产量低,工耗大,但浆膜质量好,在丝织和苎麻织中有时采用。

绞纱上浆

有手工和机械两种方式,都是将绞纱在浆液中浸透、绞干、抖松,然后烘干。这种方法适用于色织、织带等小批量生产。

[编辑本段]上浆设备

用于经轴上浆的机器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①轴架:放置规定数目的整经轴 ,引出的经纱根数一般等于织物经纱总根数。② 浆槽:存贮、加温(保温)浆液的容器和附加机件。经纱绕过浸没辊吸附浆液,再经上浆辊和包有弹性表层的压浆辊之间受到挤压,使浆液透入纱中并压去余浆 ,得到规定的上浆率。③烘仓:烘干湿浆纱的装置,分为烘筒式、热风式和热风烘筒联合式三类。④ 车头:包括主传动、后上蜡装置、分纱棒、测长打印、伸缩筘、织轴卷绕、上落轴等机构。主传动要求较宽的无级变速范围,且

有爬行速度(2~3米/分),以适应不停车处理疵点的要求。分绞棒将烘干的浆纱分成若干层。细密的纱层或化纤浆纱可通过后上蜡装置涂上微量乳化蜡,使浆纱表面平滑并减少静电积聚。分层后的浆纱经伸缩筘进一步分开,最后经拖引辊绕上织轴。织轴卷

绕机构在不同车速下和织轴卷绕直径渐增的情况下能使浆纱张力保持恒定。浆纱的测长打印给浆纱以匹长的标志,一般在烘干后进行。

20世纪70年代以来,溶剂上浆、热熔上浆、泡沫上浆等方法相继出现,可以节约烘干能源。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浆纱机自动化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已能自动控制浆纱的回潮率、伸长率、上浆率、经纱张力以及浆液液位、浓度、浆纱时温度和蒸汽压力等。

[编辑本段]浆料

分主浆料和辅浆料两类:

主浆料属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的分子结构须具有与纤维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团,对纤维应有良好的粘附性,所以又称粘着剂。主浆料的大分子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自粘力,其溶液在干燥后能形成有一定机械强度和延伸性能的薄膜。此外,主浆料还应含有一定量的亲水性基团,以便调制成浆液。常用的主浆料有淀粉、动物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及丙烯酸类共聚物等。

① 淀粉:是传统的主浆料之一,常用的有小麦、马铃薯、玉蜀黍、甘薯、籼米、木薯等食用淀粉,其中以玉蜀黍和小麦淀粉上浆性能较好,可用于细号高密棉布的经纱上浆。橡仁淀粉等非食用淀粉也可作为上浆材料。淀粉在水中随温度升高而膨胀,糊化成浆,温度降低后形成凝胶。淀粉浆只在糊化以后并高于凝胶温度才适于上浆。淀粉浆流动性差,粘度不够稳定,浆膜脆硬,易被微生物侵蚀而腐败,因此必须配用柔软剂、表面活性剂、淀粉分解剂和防腐剂等辅浆料。淀粉含有多量羟基,对同样具有多量羟基的棉、麻、粘胶等纤维有良好粘附性。淀粉浆液干燥成膜后具有较好的机

械性能。各种淀粉衍生物,如含有羧基的氧化淀粉、水溶性淀粉醚(如羧甲基淀粉) 、淀粉酯(如淀粉醋酸酯),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