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沈阳市苏家屯区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docVIP

2024届沈阳市苏家屯区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装订线

姓名

学校

准考证号

科目

装订线

2024届沈阳市苏家屯区小升初语文检测卷

考生注意: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诗词句中与春天无关的一项是()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下列词语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水平如镜②莺歌燕舞③气吞山河

A.①拟人②比喻③夸张 B.①比喻②拟人③夸张 C.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

3、《北京的春天》一文有详有略,作者这样写是因为()

A.老舍对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和元宵节这几天感情最深,所以着墨较多。

B.这样处理能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独特的习俗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C.北京人过春节不注重正月初六和正月十九。

D.详写部分,作者面面俱到地描述了当日的活动,给人印象很深。

4、下列词语中,不属于“京味儿”语言的一项是()

A.杂拌儿 B.闲在 C.麦芽糖 D.零七八碎儿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与其生闷气浪费时间,也不动手做点实际的事情。

B.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C.《三门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代表作。

D.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6、下面人物和出处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A.王熙凤——《红楼梦》 B.武松——《水浒传》

C.严监生——《儒林外史》 D.蔺相如——《三国演义》

7、下列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憧憬(chōnɡ)喝彩(hè)挪移(nuó)奔赴(pù)

B.凶悍(hànɡ)韵味(yùn)枯萎(wěi)寺院(sì)

C.捐赠(zènɡ)和睦(mù)腊月(là)抽噎(yē)

D.裂缝(fěnɡ)抽屉(tì)瑰丽(kuǐ)打搅(jiǎo)

8、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老师对学生不应存有偏见之心,应一视同仁。

B.同学们在操场上踢着足球,正玩得热气腾腾。

C.他们看到你安然无恙,一定喜出望外。

D.外国的建筑风格和中国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

9、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儿童急走追黄蝶走马观花

B.及其日中如探汤赴汤蹈火

C.虽与之俱学声泪俱下

D.通国之善弈者也与人为善

10、“春风一度桃李杏”的下联最合适的是哪一项()

A.万紫千红总是春

B.岁寒三友松竹梅

C.春回大地天地秀

11、制作成长纪念册时,小林采用了“栏目式”进行整理分类(如下)。他在第一部分放入的是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下面栏目名称最适合的一项是()

①?——②同窗之情——③感念师恩——④成长足迹

A.学校印象 B.校园美景 C.操场掠影 D.学校蓝图

12、对下面句子所用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②会场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

③水渠里流水潺潺,小鸟在耳边欢唱。

④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A.拟人、夸张、比喻、反问 B.比喻、夸张、拟人、反问

C.拟人、比喻、夸张、设问 D.比喻、夸张、拟人、设问

1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档评论(0)

180****05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