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VIP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装订线

姓名

学校

准考证号

科目

装订线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成语、俗语或名言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文物能够重见天日。

B.有些话虽然听起来难受,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实际对自己有好处。

C.奶奶出门丢了钱,妈妈安慰她:“您别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哇!”

D.每当作文无话可写时,小王就会有“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的苦恼!

2、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A.奈何 B.觉察 C.拨弄 D.司空见贯

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五一”期间,桂林东西巷熙熙攘攘,阳朔西街人头攒动。

B.2022年冬奥会上,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拔得头筹,还在U型场地技巧赛上获得金牌。

C.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有不计其数的星球,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却屈指可数。

D.元宵灯会上挂出了几百盏灯: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纱灯。

4、选出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选项()

A.炽(zhì)热分(fēn)外侵袭(xí)

B.惊惶(huáng)汤匙(chí)间(jiàn)断

C.剥削(xuē)丑恶(è)徘徊(huí)

D.可恶(wù)见微知著(zhuó)搅和(hé)

5、王华不会写“fǔ助”,查《现代汉语词典》后,他应选择哪一项?()

A.俯:头低下 B.抚:轻轻地按着 C.拊:拍 D.辅:辅助(跟“主”相对)

6、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A.清脆cuì B.惊惶huāng C.单调diào D.抵dǐ抗

7、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腊八粥》主要围绕八儿等待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八儿与妈妈的对话描写充分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盼,以及喝粥后的满足。

B.《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梗概”写的是鲁滨逊初到荒岛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表现了鲁滨逊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乐观积极的特点。

C.《匆匆》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不易觉察的、一去不复返的时光描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D.《十六年前的回忆》从女儿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位革命烈士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

8、下面是对课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

B.《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其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说的。

C.《腊八粥》一文通过八儿等粥和吃粥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字里行间流露着八儿家浓浓的亲情。

D.《匆匆》这篇课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9、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因为) B.孰为汝多知乎?(同“智”,智慧)

C.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不如) D.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没有人)

10、《北京的春天》一文有详有略,作者这样写是因为()

A.老舍对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和元宵节这几天感情最深,所以着墨较多。

B.

文档评论(0)

180****05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