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3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roundPressureandStrataControl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冲击危险综合指数法评价冲击地压危险监测预警冲击危险卸压解危方案主要内容: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案例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案例*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案例1工作面概况唐口煤矿3312工作面开采煤层为3煤,3煤层沉积稳定,全部可采。煤层普氏系数1.93。工作面煤层厚度6.90m~7.60m,平均厚度7.40m,煤层倾角0~12°,平均4°,煤岩层综合柱状如图所示。*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案例3312工作面走向长度为1170m,倾斜长度为70m,标高在-780~-726m之间,地面标高为+36m。3312工作面地质构造较为简单,但开采深度大,超过发生冲击地压的临界深度;且3煤层及顶板具有弱冲击倾向性。图3312工作面布置图3312工作面3312工作面*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案例2冲击危险综合指数法定量评价综合指数法是在分析已发生的各种冲击地压灾害的基础上,分析各种开采技术因素、地质因素等对冲击地压的影响,确定各种因素的影响权重,然后将其综合起来,建立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并评价与预测冲击危险性的一种方法。影响冲击地压的主要地质因素有开采深度、顶板岩层坚硬程度、构造应力集中程度和煤层冲击倾向性等。根据开采技术条件、煤柱、停采线等,确定相应的影响冲击地压危险状态的指数,从而为冲击地压灾害预测、治理提供依据。*表地质条件影响冲击地压危险状态的因素及指数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案例*表由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确定的冲击危险状态评定指数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案例*3冲击地压危险监测预警3.1钻屑法监测工作面回采期间,自切眼开始,向外直至工作面停采位置,对轨顺、皮顺生产帮侧进行冲击地压监测,重点监测工作面超前煤壁120m范围内的钻屑煤粉量。当回采遇断层时,在断层前后各50m范围内对顺槽两帮均进行冲击地压监测。回采期间监测钻孔间距为20m,孔深14m,钻孔距底板1.2m,单排布置,钻孔方向与煤层倾向平行。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案例*监测频率回采期间每天监测一次,工作面超前120m范围三天监测一遍。当受采掘影响严重、以及如遇断层等构造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应加大监测的的频率。冲击危险判定若钻屑量接近或超过临界煤粉量,或在钻孔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卡钻、吸钻及声响等动力效应,则判定有冲击危险,临界煤粉量指标如表所列。表3312工作面临界煤粉量指标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案例*3.2冲击地压应力在线实时监测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用应力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冲击地压实时监测。利用工作面顺槽掘进期间的压力传感器布置,插空补充一组,压力传感器布置在两顺槽生产帮自工作面停采线至工作面切眼前方30m,每25m一组,每组两个,埋设深度分别为10m、15m,每组两个测点间距1m。预警指标后期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图顺槽掘进期间应力在线监测系统布置示意图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案例*表应力在线监测预警指标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案例*4冲击危险卸压解危方案4.1卸压解危区域预先圈定的中等及以上危险区域以及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经钻屑法、微震法、应力在线法等综合判定为具有冲击危险的区域,必须对危险区域进行卸压解危处理。卸压解危后经效果检验仍然存在冲击危险的区域,必须继续进行卸压解危处理,直至冲击危险消除为止。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案例*4.2钻孔卸压卸压钻孔直径150mm,孔深应达到高应力集中区,孔深一般不小于3.5倍的采高,两帮卸压孔孔深为20m。弱冲击危险区域按照间距3.2m施工卸压钻孔,中等冲击危险区域按照间距2.4m施工卸压钻孔,强冲击危险区域按照间距1.6m施工卸压钻孔。图卸压钻孔布置示意图“三花”布置,低孔位置距巷道底板1.5m,高孔距巷道底板1.8m,如断层前后各50m范围内、初次来压期间等,钻孔间距为1~2m。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案例*4.3煤体爆破卸压煤层深孔卸压爆破是非常规卸压措施,是对已形成冲击危险的区域进行深孔爆破,使煤体的应力集中程度下降,煤体中支承压力峰值位置向煤体深部转移,同时解除卸压区域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条件和能量条件,从而降低冲击危险性。图顺槽实体煤卸压爆破炮眼布置示意图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案例GroundPressureandStrataControl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文档评论(0)

185****8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