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pdfVIP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模拟试

温馨提示:本次考试分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一律写在答题纸规定范围内。写在试卷上,答案无效。

请细心审题,认真答卷,认真书写。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8分)

伫立江畔,迷离在“蒹葭苍苍,①_______”的美好意境中;在河之洲,唱出

“②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的倾慕;徘徊城头,默品穿越两千多年的“一日不见,

③______________”的思念;深陷泥中,倾听“④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的愤懑;

遥望洞庭,欣赏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的浩渺与汹涌;浪迹天涯,体悟《送杜少

府之任蜀州》中“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的真挚友情。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6分)

“我国地域广阔,也产生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最能够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有特

点的文化类型,它表现在方言、饮食、民居、民间信仰等方面。从偏pì()地区到通达区

域,从江南水镇的船楫()到‘脑pàn()上响着脚步声’到蕴满人情事故的一盏灯

笼……地域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地域文化更加真实

地反映中国文化的实际,它也包含了先民的智慧。”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加点字注音。(4分)

①偏pì___②脑pàn___③地域___④船楫___。

(2)找出语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______改为________

3.下面句子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黄发垂髫指的是老人和小孩,很多古人对年龄的称呼,都与头发有关,除了黄发垂髫外,

还有总角束发、弱冠、而立等。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戏的一段难忘

经历。

C.《诗经》中的“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对

《诗经》进行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2分)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

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B.⑤②③④①C.④①②⑤③D.②③④⑤①

5、综合性学习(7分)

八年级1班将举办“古诗苑漫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别出心裁品古诗】

(1)同学们打算借助其它艺术形式来表现诗歌,请参照版块一再设计两个版块。

版块一:诗歌朗诵会

版块二:_____

版块三:_____

【分门别类辑古诗】

(2)小组同学将积累的古诗辑录在了一起,请仿照示例,帮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古诗中的“雨”古诗中的“花”古诗中的“_____”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

①_____

节动京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②_____

陌碾作尘。

【妙笔生花用古诗】

(3)请同学们为自己编撰的诗集写一段优美的卷首语。(要求:不少于30字,至少引用或

化用一句古诗)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古诗词赏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穆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