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形成机制与矿物学理论.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床形成机制与矿物学理论

汇报人:

2024-01-16

contents

目录

绪论

矿床形成机制

矿物学理论

矿床类型与实例分析

矿物学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展望与挑战

绪论

01

揭示成矿规律

通过研究矿床的形成机制,可以揭示成矿规律,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

我国在矿床学和矿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国际矿床学和矿物学研究在理论创新、技术方法和应用实践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国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矿床形成机制

02

岩浆冷却结晶过程中,有用矿物聚集形成岩浆矿床,如铬、镍、铂等。

岩浆作用

地下深处的高温气水溶液通过断裂、裂隙运移到地壳浅部,在有利条件下沉淀出有用矿物形成气水矿床,如钨、锡、铋等。

气水作用

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在风化作用下破碎、分解,有用矿物被残留下来形成风化矿床,如高岭土、铝土矿等。

沉积作用

地表水流携带的有用矿物在沉积盆地中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矿床,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区域变质作用

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有用矿物重新组合形成变质矿床,如铁、锰、磷等。

接触变质作用

岩浆侵入围岩时,高温烘烤使围岩发生变质作用,有用矿物富集形成接触变质矿床,如矽卡岩型铁矿、铜矿等。

矿物学理论

03

矿物晶体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包括晶胞参数、空间群等。

晶体结构

化学键

晶体化学分类

矿物晶体中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如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根据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类型对矿物进行分类,如硅酸盐矿物、氧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等。

03

02

01

矿物对光的吸收、反射、透射和散射等特性,如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等。

光学性质

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表现出的性质,如硬度、解理、断口等。

力学性质

矿物与电磁场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的性质,如导电性、介电性、磁性等。

电磁性质

分类方法

根据矿物的成因、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等多种因素进行分类,如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矿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硅酸盐矿物等。

内生矿物

由地球内部岩浆活动或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如橄榄石、辉石、石英等。

外生矿物

由地表或近地表的水溶液在适当条件下沉淀或结晶形成的矿物,如方解石、石膏、石盐等。

生物成因矿物

由生物活动直接或间接形成的矿物,如珊瑚、煤、石油等。

矿床类型与实例分析

04

由岩浆分异冷凝形成,如铬铁矿、铂族元素等。

岩浆矿床

与岩浆活动有关,由富含挥发分的残余岩浆结晶形成,如绿柱石、锂辉石等。

伟晶岩矿床

含矿热液在岩石裂隙中充填交代形成,如金、银、铜、铅、锌等。

热液矿床

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如高岭土、铝土矿等。

风化矿床

由含矿溶液或悬浮物在沉积盆地中沉积形成,如煤、石油、天然气、盐类等。

沉积矿床

区域变质矿床

原岩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如石墨、大理石等。

接触变质矿床

围岩受侵入体热力影响发生变质形成,如矽卡岩型铁矿、铜矿等。

沉积-变质型铁矿

沉积形成的含铁建造经区域变质作用富集形成铁矿床,如鞍山式铁矿。

沉积-热液改造型铅锌矿

沉积形成的铅锌矿层受后期热液活动叠加改造,使矿质进一步富集形成铅锌矿床。

风化-淋滤型锰矿

含锰岩石经风化淋滤作用使锰质富集形成锰矿床,如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锰矿。

03

02

01

矿物学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05

VS

矿物的化学成分可以反映其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如温度、压力、氧逸度等。通过对矿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可以了解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环境。

矿物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中同位素组成、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矿物同位素地球化学可以提供有关矿物来源、成因和演化等方面的信息。

矿物化学成分

矿物成因信息提取

通过对矿物的成分、结构、形态、物性等特征的研究,可以提取出有关矿物成因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理解矿床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要点一

要点二

矿物学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矿物学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矿床成因分类、成矿预测、资源评价等方面。通过对矿物的系统研究,可以为矿床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展望与挑战

06

矿床形成机制复杂性

目前对矿床形成机制的理解仍然有限,许多复杂的地质过程和相互作用尚未被充分揭示,如成矿物质的来源、运移和富集机制等。

矿物学理论研究不足

尽管矿物学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一些关键领域仍存在理论空白,如矿物的结构、性质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等。

勘探难度增加

随着易识别矿床的日益减少,找矿难度不断增加。深部隐伏矿床的勘探对技术、资金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矿床学和矿物学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地球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揭示成矿作用的本质和复杂性。

多学科交叉融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如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y1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