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梅河口五中等联谊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2024年吉林省梅河口五中等联谊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吉林省梅河口五中等联谊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上,的讲话两次提到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他说,“抗日战争胜利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灿烂的明天”。

②与西方古希腊文明起源相比,东方的中华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5000多年前中国从氏族社会走向文明社会,保留了旧有的氏族组织;国家建立在氏族、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权利与财产按照血缘亲疏分配。西周时期的敬天、孝祖、保民这些中华文明的理论基石,也是探索中国儒学来源的重要方面。古人称此为“天人之际”,即把握天道与人道这个主题,强调二者的协调和谐,突出“人”的地位、责任与社会化的特质。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以“人”作为理论探讨的中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首次系统地论述关于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人的完善、人的道德、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等问题。儒学最早提出君子“人格”概念,后来演变为“国格”观念,以及提倡敬老、养老、救济孤独残疾等美德,这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些研究儒学的学者认为,对儒学的研究,可称之为“人学”。我个人也持此观点。

③就儒学来说,孔子首先强调有道德修养的君子,要有理想:此理想可称之为“道”。“道”的价值超过人的生命。当“道”与个人生命相冲突,君子应牺牲个人,以维护“道”之尊严,这就是孔子所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之所以有高尚理想,有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是因为人有道德,人能思考,人超越于其他动物。孔子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八个字加以理论概括。这就是孔子的“人学”思想,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理想,进而升华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④这种使命感在儒学思想体系中被称为“正气”“操守”。战国中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君子要有“浩然之气”,这是集合了正义行为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它的推动下,君子应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末期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称此为“德操”,他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总之,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君子与小人的分野,标准就在于有没有德操:道德是第一位的。

⑤在孔子看来,人对理想的追求,人的道德情操是要靠后天学习,并加以培养。所以他特别关心教育。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是我国教育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孟子是“教育”一词的创造者,他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随着国家政权的统一,曾尝试整合地域文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书同文”,统一文字,采用小篆,得以实现。西汉王朝建立后,至汉武帝执政时期,地方分裂势力基本肃清,国家的统一称为重要的问题。统一要有理论支撑,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春秋公羊学,其中“大一统”思想符合国家民族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开始确立儒学在诸子学中的主导地位。实际上,当中国历史到东汉元帝时,即公元100年左右,儒学以“三纲五常”为主线,展示出国家意识形态的特质。这个时期的儒学已不完全同于春秋末期孔子关于儒学的论述。

(选自张岂之《中国儒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称的“天人之际”就在于突出“人”的地位、责任与社会化的特质。

B.“儒学”可称之为“人学”,这是作者与有些儒学研究者都持有的看法。

C.在儒学思想体系中君子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被称为“正气”“操守”或“德操”。

D.汉武帝以后,处于主导地位的儒学已不完全同于孔子关于儒学的论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与古希腊文明的对比,突出中华文明独特的起源路径。

B.第③④段是承接关系,阐述了“理想”与“使命感”两个概念在儒学话语体系中的内涵。

C.文章主题部分环环相扣,第⑤段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明确指出其出路在于教育。

D.文章最后一段以汉代儒学为例,论述儒学的发展变化,其内涵依时代的需要而改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以“人”作为理论探讨的中心,儒学就有可能演化不出“国格”的观念。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诗句体现出了如家的历史使命感。

C.在儒学的评价体系中,有没有德操是把人与动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9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