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湖北高考地理模拟题考点汇编——大气的运动.doc

三年湖北高考地理模拟题考点汇编——大气的运动.doc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三年湖北高考地理模拟题考点汇编——大气的运动

一.解答题(共12小题)

1.(2022?恩施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难言岛位于南极大陆罗斯海特拉诺瓦湾,地势西高东低,西侧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山梁,东侧为平地和丘陵,岛内有3个常年积水的淡水湖泊。特拉诺瓦湾气候特征鲜明,是下降风(空气受重力作用形成的下坡气流)较强的地区之一。该海湾离岸水域即使在冬季也经常处于无冰或少冰状态。我国将在难言岛新建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如图示意难言岛地理位置及周边等高线分布图。

(1)判断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点位于难言岛的可能位置并说明理由。

(2)分析特拉诺瓦湾盛行下降风的原因。

(3)简述特拉诺瓦湾离岸水域冬季处于无冰或少冰状态的形成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4)推测难言岛三个常年积水淡水湖的湖水来源及其水位的季节变化特征。

2.(2021?湖北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5年1月25日,一股寒潮影响东北地区。7﹣28日,东北地区自北向南产生降雪,并出现北部气温高于南部的反常现象。

材料二:在北半球,由北向南逆行的暖锋叫倒暖锋。冬季,东北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受到1﹣2次倒暖锋影响。如图为东北地区27﹣28日倒暖锋地面天气形势。

(1)据材料二,指出暖气团源地,简述倒暖锋的形成过程。

(2)分析降雪后东北地区北部气温高于南部的原因。

(3)说出倒暖锋对东北地区气候的作用。

3.(2021?黄冈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速海是东欧的一个陆间海,长349km,宽135km,面积37,555km2,是世界上最浅的海(位置如图).流入亚速海的河流有顿河、库班河和许多较小的河流。

布拉风是一种从高原、山地“突袭”到温暖海边的具有飓风力量的极冷的风,有“冷空气大瀑布”之称。亚速海海域是布拉风多发地区之一。

(1)指出亚速海海域布拉风多发的季节,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这里布拉风的形成过程。

(2)简要说明布拉风对亚速海海域及沿岸地区农业、交通造成的主要危害。

(3)试分析亚速海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4.(2021?湖北模拟)2026年第四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将在塞内加尔举行,作为非洲大陆首个承办奥林匹克赛事的国家,该国有着独特的地理景观。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属于西非国家。流经该国的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该河自东南向西北注入大西洋,图中巴克尔以下的中下游地区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也是主要的农业种植区,目前该河段的水资源问题较为突出。

(1)简述塞内加尔地理位置的特点。

(2)据图描述该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气候成因角度分析其原因。

(3)图中甲、乙两地自然景观明显不同,判断两地所处的自然带,并说出两地的差异体现出的地带性规律。

(4)从河流补给、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塞内加尔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5.(2021?湖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我国冷锋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稳定少动,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4~6月。如图为某年5月16日8时华南地区锢囚锋示意图,锋线把图中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盛行气流Ⅰ、Ⅱ、Ⅲ。该时段前后,北部湾北岸出现连续暴雨天气。

(1)每年4~6月冷锋南下到华南沿海地区时稳定少动,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判断从海洋吹向陆地到达北部湾的气流Ⅱ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3)分析此次北部湾北岸连续暴雨的成因。

(4)从冷暖气团的强度方面分析,说明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4~6月的原因。

6.(2020?襄城区校级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会地带,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距今20﹣200万年前的成湖初期,气候温和多雨,青海湖是黄河水系中的一大淡水湖泊。至13万年前,在新构造运动下,湖泊东部的日月山等山脉迅速上升隆起,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的内陆湖,并形成尕海、洱海等多个子湖(原为湖泊的一部分,后分离出来独立成湖,部分还有地下水与母湖相通)。近年青海面积不断增大,2018年创近44年来最大值。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水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内陆湖泊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如图为青海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日月山的隆起改变了区域的水系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青海湖的影响。

(2)从青海湖分离后的耳海湖水由咸转淡,分析其演变过程。

(3)从水循环角度,阐述内陆湖泊面积变化的原理。

(4)根据近年湖泊面积的变化,推测青海湖流域气候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7.(2020?湖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