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可打印).doc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可打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可打印)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újiànjiāngyìngjiàshǐcháoxué

táotuōxiōnghuáikuìbàiguàngài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科学家揭开了蝙(biānbiǎn)蝠(fùfú)在漆黑的夜晚飞行的秘密。

2.近年来,很多草根演员走上荧(yínyíng)屏(píngbǐng)。

3.公路上的障(zhāngzhàng)碍(àidé)物被清除,司机叔叔发动汽车,继续前行。

三、辨字组词。

末(_________)壁(_________)吨(_________)揭(_________)

未(_________)避(_________)钝(_________)喝(_________)

四、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如(____)添翼笨(____)先飞汗(____)功劳神(____)气爽

精(____)力尽(____)名其妙形单(____)只理(____)当然

五、选词填空。

维护维持

1.奥克乐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______)秩序。

2.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______)祖国的尊严。

抱歉道歉

3.虽然他直说简慢(______)的话,我看得住这是他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场。

4.妈妈让我给小萍(______),希望我能得到她的原谅。

六、按要求写句子。

1.她那美丽端庄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迎春花是春天的笑脸,荷叶是夏日的舞裙,______,______。(续写句子)

3.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学中的解方程和统计图对我来说真的很难。(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么小的事,怎么好意思让你亲自跑一趟。(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应该扔进垃圾箱并捡起地上的垃圾。(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童年是欢乐的,在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快乐的诗句是_________。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之情。

3.《三月桃花水》把桃分别花水比作春天的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简述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这句话应用()的语气朗读。

A.平淡无奇 B.疑惑不解 C.无奈、愤怒

3.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外国人能霸占一块地方横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

文档评论(0)

罗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