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ocVIP

江苏省常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江苏省常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

1.(2分)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交代作者的创作背景,及宴游西山之前的生活和心情。其目的为了表现自己被贬后能够游山玩水忘却忧愁的愉快心境。

B.第二段中写出了偶遇西山,远望怪特,从而有了宴游西山的艰难过程。

C.文章末尾道出宴游之乐,自然与心灵的合一,精神的顿时解脱。

D.作者通过对比和衬托手法,写出了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的高远。

2.(2分)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怀念廉颇,感痛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

B.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C.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响南宋统治者。

D.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

3.(2分)(2017高一下·武汉期中)下列关于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对人称字,对己称名,特别是有时称呼自己时用“仆”、“鄙人”、“不肖”等贬低自己身份的说法。

B.生活雅语有:对方到场说“光临”,未及迎接说“失迎”,自己接受说“笑纳”,祝人健康说“保重”。

C.柳宗元《捕蛇者说》里将“民风”称作“人风”,是由于禁忌唐太宗李世民中的“民”字。

D.“朕”是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有的自称,之前是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如屈原追忆自己的父亲时称“朕皇考”。

4.(2分)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婴儿出生后意识不到身体之外的世界,只有温暖和食物的要求,不会区别母亲,这一阶段被弗洛伊德称为自恋阶段。

B.第2段“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中的“本来面目”指“一切接触到的事物可感的性质、特征等”。

C.孩子在生长、发育后,开始有能力区别外部事物的不同,这就使他们能够去爱自己的母亲,但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

D.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逐渐从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

5.(2分)(2020高三上·扬州开学考)下列关于《堂吉诃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堂吉诃德痴迷于骑士文学,想做游侠骑士,并准备了瘦马、矛和盾,雇佣农民桑丘做侍从,行侠仗义、游历天下。

B.受客店老板之封后,堂吉诃德走出客店把旋转的风车当做巨人,冲上去和它大战一场,弄得遍体鳞伤。

C.桑丘朴实善良、为人忠实,不管多么危险,他从未把堂吉诃德抛开过;但他又是一个目光短浅、缺乏才干的人,在海岛当“总督”时,就因管理不善而离职。

D.桑丘是作为反衬堂吉诃德的形象而创造出来的:堂吉诃德充满幻想,桑丘则事事从实际出发;堂吉诃德是禁欲主义的苦行僧,而桑丘则是伊壁鸠鲁式的享乐派;堂吉诃德有丰富的学识,而桑丘是文盲。

6.(2分)对《作为生物的社会》一文的观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B.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作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

C.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来谈,即把人类行为看做是“拟人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生物化”的。

D.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的情结。

7.(2分)下面各项组合成文段以后,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正史与野史,并非泾渭分明,正史的编纂往往吸收野史,野史也可以作为正史的必要补充。

②前者是小说的一种形式,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的创作;

③野史也未必轻率,五代笔记小说《北梦琐言》,作者孙光宪“每聆一事,未敢孤信,三复参校,然始濡毫”。

④后者即通常所说的野史,出自亲见亲闻,因而同样颇具史料价值,相对于官修“正史”而言,即所谓“野史”。

⑤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内容不见于正史者共有300余条。

⑥将历史小说和笔记小说分列,说明二者是有些区别的。

A.①②④⑤③⑥????

B.①⑤③②④⑥????

C.⑥②④①⑤③????

D.⑥①②④⑤③????

二、情景默写(共1题;共1分)

8.(1分)

文档评论(0)

wuanbds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