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材料阅读热门主题08:课间十分钟.docx

2024中考材料阅读热门主题08:课间十分钟.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中考非连文本热门主题08:课间十分钟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试题来源:江苏徐州市2023-2024九上期末试题)

材料一

①近期,中小学课间十分钟被“圈养”的现象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负责同志就此接受采访表示,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教育部高度重视学生课间休息,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想要切实保证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持续发力。

②在硬件建设上,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很多学校目前面临的状况是学生多、地方小。在狭小的活动空间内学生跑来跑去,容易出现磕碰受伤的情况,因此一些学校不得不要求学生课间也留在教室。要大力加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努力保障学生活动空间。

③在法律建设上,要厘清各方责任。一旦在校园中发生学生受伤等情况,学校就要承担完全责任,自然不堪重负。这就导致学校在开展各种活动时畏首畏尾。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厘清责任,加强相关法律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④在认知层面上,要让保证儿童休息权成为教育的基本常识。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假如说读书只有读书,读书就不应游戏,那么,读书的生活,势必枯燥无味,哪里还谈得到进步。”只有充分认识到课间休息的重要性,保障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而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11月9日)

材料二

①课间十分钟并不是最近才消失的。2021年4月,《半月谈》发文称,“只许喝水上厕所,神兽归笼如坐牢”,引发广泛关注。之后,新华网、《北京日报》等媒体相继发表评论文章,呼吁拒绝“文明休息”,把课间还给孩子。

②如今过去两年多,事情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原所长马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家长普遍要求孩子在校绝对安全,绝大部分学校难以保证,这种矛盾进而外化成课间十分钟消失的表象。原来孩子“散养”居多,但现在独生子女“圈养”现象普遍,家庭的安全考虑延伸到学校,催生了“不出事为主”的管理模式。

(节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11月8日)

材料三

8.请概括材料一表达的主要观点:___________

9.请结合前两则材料,归纳课间十分钟被“圈养”现象发生的原因。

10.从材料三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1.小彭说:“我们学校的课间十分钟活动就非常丰富,我怎么没有被‘圈养’的感觉啊?”请你结合三则材料中限制性词语的作用给他解释(任选一处即可)。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试题来源:四川成都简阳市2023-2024九上期末试题)

不该“消失”的课间十分钟

①近日,“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这一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课间10分钟期间,7成左右学生不出教室,校园里也空空荡荡。调整呼吸的中场休息,何以如此紧凑?

②客观来说,经过40多分钟的“知识密集型劳动”,短暂的休憩既是身体的停顿,也是心理的调整。或闭目养神,或悄悄打盹,或窗前远眺……不少同学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度过这“奢侈”的宝贵时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不安静”“出不出教室”,并不能构成评判课间休息“充不充分”的理由。

③真正值得重视的是那些“消失不见”的课间十分钟。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家孩子处境相似:“10分钟里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不能去操场,不能上下楼,甚至不能出教室”……这让难得的放松只能“见缝插针”,把紧张的学习节奏直接“拉满”。

④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弹簧如果长时间绷得太紧,就容易失去弹性、丧失活力。事实上,保障课间休息或者活动时间,既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体现,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不管走出教室与否,在充足的、有保障的、没有压力的课间自由活动大有裨益,既可以放松身心、保护视力,还有助于恢复注意力,提升下一节课的学习效果。

⑤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也的确有老师“有苦难言”。“学生在课间活动发生意外,家长会找学校或老师麻烦,甚至打官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种心态,必然会对课间时间“严防死守”,“一刀切”成了简单且保险的做法。只不过,确保学校课间既“生动活泼”又“安全有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底线要求。学校不妨在注重防范风险、排除安全隐患上多下功夫,比如,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设置警示标志、购买责任险等,为孩子活动提供可靠的校园环境。

⑥当然,也有不容忽视的更深层原因。有人就表示,“取消课间活动问题不大,节省出来的时间还能多看几页书、多做几道题。”对不少老师和家长而言,孩子要在分数上“争先恐后”,就要在时间上“争分夺秒”。但必须要明确的是,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工程,既要注重开发智力、培育人才,也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fcq2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