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生物与环境-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3期)(解析版).docx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3期)(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2024浙江金华中考题)生物通过自身形态结构变化来适应环境。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竹节虫的形态像竹节是对高湿度的适应

B.:骆驼刺根系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C.:北极熊厚厚的皮毛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D.:龟背竹向窗户方向生长是对单侧光的适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结合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分析解答。

【详解】

A.竹节虫酷似竹节,目的是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是一种防御行为,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但与高湿无关,A错误。

B.沙漠地区干旱少雨,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B正确。

C.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厚厚的脂肪层可以保温,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

D.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龟背竹向窗户方向生长是对单侧光的适应,D正确。

故选A。

2.(2024浙江丽水中考题)我市地处山区,泥石流多发。下列措施有助于减少泥石流发生的是()

A.破坏地表 B.植树造林 C.乱堆矿渣 D.毁林开荒

【答案】B

【解析】

【分析】

泥石流属于水土流失重力侵蚀的一种类型,树林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

【详解】

为了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可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有植树造林,保持生态平衡,建设护坡工程等。

故选B。

3.(2024浙江杭州中考题)达尔文曾有过下列描述: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根据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阳光→三叶草→土蜂 B.三叶草→牛

C.土蜂→田鼠→猫 D.土蜂→三叶草→牛

【答案】B

【解析】

【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

A.阳光→三叶草→土蜂;起点是阳光,阳光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不是生产者,A错误。

B.三叶草→牛;起点是三叶草,属于生产者,终点是牛,属于消费者,三叶草、牛能够形成捕食关系,B正确。

C.土蜂→田鼠→猫;起点是土蜂,属于消费者,不能形成食物链,C错误。

D.土蜂→三叶草→牛;起点是土蜂,属于消费者;土蜂和三叶草之间是捕食关系,箭头应指向捕食者,D错误。

故选B。

4.(2024四川广安中考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句。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与诗句中“草”和“豆苗”的关系相同的是()

A.水稻和稗草 B.猎豹和羚羊 C.蜜蜂和油菜花 D.跳蚤和猫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之间的联系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等。种间关系按性质包括两方面:一是种间互助性的相互关系,如原始合作、共栖、共生等;二是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如寄生、捕食、竞争等。

【详解】

A.竞争是指由于争夺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所以,“水稻和稗草”、“豆苗和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竞争关系,A正确。

B.猎豹和羚羊之间是捕食关系,B错误。

C.蜜蜂和油菜花之间是合作关系,C错误。

D.跳蚤和猫之间是寄生关系,D错误。

故选A。

5.(2024山东潍坊中考题)为了解梧桐木虱对梧桐的危害,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走访了不同街道的园林工作人员,了解到梧桐木虱是一种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靠吸食梧桐叶片汁液为食。一般使用石硫合剂防治,也可通过释放啮小蜂、七星瓢虫等天敌进行防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研究过程采用的是调查法

B.梧桐木虱与梧桐之间是捕食关系

C.梧桐木虱的幼虫与成虫形态相似,食性相同

D.通过释放天敌进行防治更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答案】B

【解析】

【分析】

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

(1)发育经历时期不同。①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②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2)幼体与成体相似性不同。①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②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

【详解】

A.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