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花卉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栽培).pptx

盆栽花卉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栽培).pptx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盆栽花卉生产

观花花卉蝴蝶兰盆栽生产;目录;一、蝴蝶兰简介;;生长习性;二、繁殖技术;三、栽培设施

;四、栽培技术;2、栽植容器的选择

蝴蝶兰种植时可选择专用的蝴蝶兰透明塑料营养杯,规格主要有1.5寸、2.5寸、3.5寸及3.5寸加高杯等。生产者应根据不同苗龄的蝴蝶兰来选择适宜的营养杯尺寸。;3、蝴蝶兰炼苗

要提高蝴蝶兰组培苗成活率,首先组培苗必须强壮。组培苗在出瓶前必须先进行炼苗,瓶苗有三片叶时,置于散射阳光处,均匀照射20天左右,使组培苗长得更健壮,出瓶后能更快地适应外界环境条件。

;

4、蝴蝶兰1.5寸苗的栽培养护

(1)1.5寸苗的准备

选择的蝴蝶兰组培苗必须无污染,叶数3-5片,叶宽1.5-2.5cm,叶子健壮,叶色翠绿;根数3-5条,根长0.8-5cm,根系粗壮有活力;单轴茎较明显。将驯化(炼苗)过蝴蝶兰瓶苗瓶塞打开,向瓶内装少许水轻轻摇动培养瓶,用镊子轻轻搅动瓶苗内的培养基,待培养基松动后用镊子小心将苗子取出,取苗时注意尽量避免伤苗。

;(2)1.5寸苗的移栽

用水苔将准备好小苗的根系包住,塞进1.5寸软盆中。食指将四周的水苔压至最下面的一条水位线。要求:种植时根系保持自然弯曲而不折断,多条根系呈分散式排布。确保苗位于盆中央,不露根,不包心叶。;;;(2)2.5寸苗的栽植

用水苔将植株连同之前的水苔一起包住,塞进2.5寸软盆中。食指将四周的水苔压至最下面的一条水位线。若苗根系太多,种苗时可将其缠绕后再包水草。

要求:确保苗位于盆中央,不露根,不包心叶。种后以结实而有弹性感为宜。

;;;;盆栽花卉生产

观花花卉蝴蝶兰盆栽生产;目录;一、病虫害防治;二、蝴蝶兰的催花阶段管理;二、蝴蝶兰的催花阶段管理;二、蝴蝶兰的催花阶段管理;二、蝴蝶兰的催花阶段管理;二、蝴蝶兰的催花阶段管理;三、蝴蝶兰的包装;3、3.5寸大苗、2.5寸中苗、1.5寸小苗的包装

大苗包装时将苗平放,叶片按上下或左右同方向排列,分2排4层重叠,花盆底部贴近长边,并用透明胶纸固定。中苗、小苗的包装方法类似。

;四、蝴蝶兰的组盆

;1、选花

选花时应注意花的开放度、高度以及花的??向。要求所选的花开花朵数、花序长度基本一致,每排植株高度一致,每排最左边和最右边的植株的第一朵花朝里向一致。

2、选盆

根据蝴蝶兰株数选择合适大小的盆器,有时也会根据客户需求选择盆器的款式。常用的盆器为陶瓷盆、紫砂盆、藤框等。现在也有花盆生产商生产蝴蝶兰组盆专用树脂盆,其款式颜色丰富,质地轻便,组花、运输中都不易碎。

3、上盆

上盆要先上后面一排,再上前面一排。后面三支往往比前三支要高一点。为了更好调节花的高度,可以在盆底垫泡沫。每支花上盆前都要先把根部捏实,这样组好的花造型不易改变。;4、固定

(1)铁丝固定

要将原本固定蝴蝶兰的铁线以一根更长的铁线代替,依据蝴蝶兰的弧度来弯铁线。弯铁线应该手握住钢丝的上端,用巧劲顺着蝴蝶兰的弧度向下弯,注意不要将花梗弄断。铁线要在蝴蝶兰的枝条下方,这样就不会影响美观。

(2)固定

可用透明胶或铁扎丝固定。具体做法为:在弧度下方的枝条用透明胶带固定一到两处,在节的附近固定一道,这样蝴蝶兰就不易断,枝梢也根据情况在需要固定的地方固定一至两道。依次将六支蝴蝶兰固定。

(3)调整整形

固定时如果发现某枝花的位置需要稍加变动,那么就从根部小盆慢慢转动,切不可转动枝条。;5、蝴蝶兰组盆苗运输

运输也是蝴蝶兰组盆销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运输前,剪取一块薄的无纺布,盖在蝴蝶兰花表面,并用铁夹反向固定。下雨天,一定要使用带棚的车辆进行运输,防治雨水滴到花瓣,影响销售品质。一般可用箱式货车,运输前将蝴蝶兰组盆花装入篮筐中,盆与盆之间要用纸片或泡沫隔开,防治盆器运输过程中碰碎。此外,还应注意摆放时,花的朝向,总体原则为花之间不要交叉,碰撞即可。;观叶花卉粗肋草盆栽生产;01;一、粗肋草简介;生长习性;二、繁殖技术;三、栽培管理技术

;(2)基质准备

第一步:配制基质。将泥炭土(0-10)、珍珠岩按照7:3的比例混合。;第二步:配制土壤消毒剂。配制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10L。

第三步:土壤消毒。将配制好的甲基硫菌灵喷洒于基质中消毒。

;(3)容器的选择

组培苗一般采用72孔黑色穴盘种植即可。

(4)种植

种植时手势要轻,要求根系舒展,不能外露,适当种深些,1cm。以防后期伸长茎过长,影响美观且易倒伏。基质埋住茎基部即可,切勿将心埋住。不同级别小苗分别种植不同穴盘中,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保湿工作,适时给喷叶面水,以免植株失水萎蔫。种植好后,淋透定根水,并及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