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港口简介.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主要港口简介

上海:

1、位置

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与东海交汇处,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

29分。

2、交通

水路:上海港控江襟海,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沿海北距大连558海

里,南距香港823海里,长江西溯重庆2399公里。

公路:有沪宁、沪杭、沪青平、沪乍、嘉浏等高速公路与江苏和浙江对接,并联通全国

高速公路网;有204、312、318、320等四条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

昆明。

铁路:港区内有铁路与沪杭沪宁铁路干线相连。其中沪宁线与津浦线联结,成为中国东

部纵贯南北的运输大脉;沪杭线与浙赣、萧甬线相衔,可通达中南、西南浙东地区。

自然条件

1、气象

上海港所在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变化分明。全

年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约16度,年降水量约1148.8毫米。全年以东南风为主,强风向

为东北风。台风多发生在夏秋之季,风力在10级以上的强台风平均两年一遇。市区全年平

均雾日43.3天,长江口24.2天。大多数情况下,雾的持续时间为2至3小时,对港内航

运、装卸影响不大。百年来肮道没有发生冰冻现象。

2、水文

黄浦江系感潮河流,属非正规半日潮,一天两潮。长江口潮汐属正规半日周潮,一天两

潮。平均潮差为2米至2.5米。

经济腹地

港口的直接腹地主要是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长三角包括上悔、

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通、扬州、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

山等15个城市,土地面积1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2003年,长三角15个城市

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774.2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9.2%。进出口贸易总额2737亿

美元,同比增长56.2%,占全国总量的32.2%;其中出口总值1387亿美元,同比增长

50.l%。吸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金额255.7亿美元,同比增长49.5%;利用外资总额占全

国的47.8%。

港口所在的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科技、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国

最大的港口城市。1990年中国政府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以来,上海围绕着建设国

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10

多年来GDP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2003年,上海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250.8亿元,

进出口贸易总额112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485亿美元,吸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金额58.5

亿美元。

港口的间接经济腹地主要有浙江南部、江苏北部、安徽、江西,以湖北、湖南、四川

等省。

港口物资流向腹地:除上述省份外,还包括福建、河南、陕西、青海、甘肃、宁夏和新

疆等地。

历史沿革

上海地区的港口始于隋唐,即华亭镇港和青龙镇港。南宋末年,在上海镇形成新的贸易

港。约在宋景定末至咸淳初年,也就是公元1264~1265年,上海正式建镇的同时设置了

市舶提举分司,标志着上海港正式形成。

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大黄浦经整治而形成了一条新航道——黄浦江,上海港从

此有了稳固的长期发展的航道条件。

从清初到鸦片战争前夕,上海港从一个区域性口岸发展成名列全国前茅的内贸枢纽大港,

港口货物吞吐量已增至200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受闭关影响而较少,内贸吞吐量已跃居

全国首位。

鸦片战争后,上海港成为通商五口岸之一,于1843年11月17日正式对外开埠。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上海港历史的新篇章。港口主权回到了人民的手

文档评论(0)

138****86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