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T 160.51-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酚类化合物.docxVIP

GBZT 160.51-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酚类化合物.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160.51-2007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酚类化合物

Methods?for?determination?of?phenols

in?the?air?of?workplace

2007-6-13?发布 2007-11-30?日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GBZ/T?160.51-2007

前 言

( (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 (

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

气中酚类化合物[包括苯酚(Phenol)、甲酚(Cresol)、间苯二酚(Resorcinol)、β-萘酚(β-Naphthol)、

三硝基苯酚(苦味酸,Trinitrophenol,Picric?acid)和五氯酚及其钠盐(Pentachlorophenol)等]的浓

度。本标准增加了五氯酚及其钠盐的分析方法。

本标准从2007年11月30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Z/T?160.51-2004。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5年,本次是第二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辽

宁省职业病防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雅珍、黄淑莲、叶能权、姜汉硕、史立伟、闫慧芳。

GBZ/T?160.51-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酚类化合物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酚类化合物浓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酚类化合物浓度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3??苯酚和甲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3.1??原理

空气中的苯酚和甲酚用硅胶管采集,解吸后进样,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

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3.2?仪器

3.2.1?硅胶管,溶剂解吸型,内装200mg/100mg?硅胶。

3.2.2?空气采样器,流量?0~500ml?/min。

3.2.3?溶剂解吸瓶,5ml。

3.2.4?微量注射器,10μl。

3.2.5?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色?谱?柱?1:35m×0.22mm×5μm,FFAP。

柱 温:70℃,15min;升温速率12℃/min;190℃,15min;

汽化室温度:220℃;

检测室温度:300℃;

载气(氮气)流量:7ml/min。

色?谱?柱?2:4m×4mm,对苯二(对辛氧基苯甲酸酯)(PBOB):磷酸:405担体=5:1:100;[担

体先涂1%(V/V)磷酸(甲醇作溶剂);溶剂驱除后,再涂5%PBOB(二氯甲烷作溶剂),于150℃

老化。]

柱 温:114℃(开机后先在140℃恒温1h后再降至114℃);

汽化室温度:150℃;

检测室温度:150℃;

载气(氮气)流量:16ml/min。

3.3??试剂

3.3.1?解吸液:丙酮(用于毛细管柱),色谱纯;乙醚(用于PBOB柱),色谱纯。

3.3.2?PBOB,色谱固定相。

3.3.3?磷酸,优级纯,ρ25=1.68g/ml。

3.3.4?405担体,色谱担体,80~100目,硅烷化。

3.3.5?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苯酚或甲酚(色谱纯),溶于解吸液中,定量转移入25ml容量瓶

中,加解吸液至刻度,计算出浓度,为标准贮备液。临用前,再稀释成1.0mg/ml?苯酚和甲酚标准溶

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3.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3.4.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硅胶管两端,以3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硅胶管两端,以50ml/min?流速采集1~4h?空气样品。

3.4.3?个体采样:打开硅胶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

流量采集1~4h?空气样品。

3.4.4?样品空白:将硅胶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