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费研究-(2).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生消费研究组长:周琛科副组长:王仕杰、耿泽超组员:宋雨梦、张宇晴、秦子菲399班指导教师侯陵生收集材料、拟定问卷宋雨梦、秦子菲分析数据、得出结果王仕杰、耿泽超制作ppt及表格张宇晴、周琛科调查原因:中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消费也逐步增加,虽然中学生还属于无收入阶层,但在有些地方已成为消费领域的强势群体。那么我们的同学消费观念如何?消费状况到底怎样?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潜伏着哪些值得深思的问题?问卷调查1.您家庭的月收入?A.2000以下B.2000~5000C.5000以上2.您的家庭每个月给你多少零花钱?A.50~100B.100~150C.150以上3.零花钱的主要用途?A.买书B.储存起来C.买零食D.玩游戏E.买衣服F.上网G.其他4.每月人情消费占零花钱的比例?A.0~20%B.20%~35%C.35%~50%D.50%以上5.平时购物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得较多?A品牌B.外观C.实用性D.其他6.在你遇见自己喜欢的东西而自己又没钱时会怎么办?A.会向其他同学借钱B.会告诉你的爸爸妈妈让他们给你买C.努力攒钱,下次来买.D.放弃它数据总结:从零花钱的使用方面,学生大多数用来购买图书,另外占比例较大的是上网。数据分析:学生大都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能够分配好管理好自己的零花钱。案例:王龙是长春市某重点中学初一学生。新学期开学后,他看到不少同学增添了时尚用品,因此,也决定对自己的用品来一次更新换代。“买了一双限量版的球鞋和一部苹果手机花了将近1万元。”王龙说,尽管这些物品花销不小,但会让他在同学面前很有面子。上述行为几乎处处可见,高中生攀比现象蔚然成风,严重影响了校园的风气。调查结果分析成因分析

成因分析

攀比心理成因分析⒈高中生消费意识仍较差,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外表,在意别人的看法。吃、穿、用、行都讲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漂亮,更显档次,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2.从众心理在作怪。同学之间都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就是“别人有,我也要”,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别人有手机,我也要;别人有名牌鞋,我也要;别人吃的好,我也要。因而形成了一种畸形消费状态。⒊求异心理的影响。现在面临着强大的学习压力,也许因为学习上的不如别人,心理产生了一种自卑感,想在别的方面寻找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是想要张显个性。于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心态便对高中升的消费趋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⒈社会环境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改善,和消费观念的变迁,于是出现了出手阔绰的“贵族”,为了“面子”不惜付出高代价。而且认清消费也越来越中。广告中生过早的受到社会风气影响,向大人看齐,贵重物品的“礼尚往来”便造成了消费的错误观念。2.父母和长辈过分溺爱。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便把他们当成家里的“小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无论孩子的消费是否正当都予以满足。有的节日特别是春节,有的学生的“压岁钱”更是多的数不胜数,家长给了又给,亲戚也给不少而作为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有钱话到没钱止,而他们花钱的地方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于是,这部分“多余”的钱就用来买手机等高价格消费品。这样就等于纵容他们步入消费的误区。⒊学校教育的不足。为了应对应试教育各校的成绩的竞争,为了满足高考需要,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学习和知识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和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攀比的内容:依据其他方面调查结果看,中学生消费的主要特点还有:1、自主化程度高2、趋向多元化3、消费结构与观念有许多不合理处4、注重款式品牌等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调查,我们认为中学生应该端正自己的消费观,发扬中国艰苦奋斗的精神。做法:首先应树立适度消费观。适度,就是适家庭经济条件之度,适中学生正常需求之度。花钱要考虑到家庭的承受能力,不顾家庭生活条件而追求超前消费是不应该的。父母辛苦工作抚育孩子本已不易,怎么能以自己可花可不花的消费要求加重他们的负担呢?适中学生消费需求之度,这就是说,提倡同学们在为了自己成长方面该花的钱还要花,但在享乐方面不过分追求。比如身体发育需要的营养饮食,培育智力需要的有益书刊,符合中学生身份的衣物,该买的就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