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ESC指南(完整版).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ESC指南(完整版).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ESC指南(完整版)

由于多种进展,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societyof

cardiology,ESC)更新了原来的指南。

除瓣膜手术后获得的病理学诊断外,临床实践中IE的诊断通常依据感

染综合征和近期心内膜受累感染的关联性作出判断。

以上是各种诊断标准的基石,但也会导致IE诊断出现困难,因此,2000

年推荐修订的Duke诊断标准用于分类诊断。

Duke诊断标准基于临床、超声心动图和生物学检查结果、血培养和血

清学检查结果制订,该标准在流行病学研究随访结束时的评价发现,

该分类的总体敏感度为80%。

在临床实践中,修订后的Duke诊断标准的早期诊断准确性较低,尤

其是对于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prostheticvalveendocarclilis,PVE)

和起搏器或置入式除颤仪电极IE患者(30%的病例超声心动图结果正

常或不确定)。

最近影像技术的进步改善了心内膜受累感染和IE心外并发症诊断的准

确性,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心脏(或全身)CT扫描、头颅MRI、18F

-FDGPET/CT和核素标记的白细胞SPECT/CT可能提高无症状血管

并发症(栓塞事件或感染性动脉瘤)以及心内膜病变的检出率。

以上影像检查结果可能提高了Duke修订标准对疑难病例诊断的敏感

度。

修订后Duke诊断标准的IE定义包括:

(1)明确的IE,

①病理诊断标准,赘生物、栓塞后赘生物或心内脓肿标本的培养或组

织学检查发现微生物;组织学检查明确的病变、赘生物或心内脓肿显

示活动性心内膜炎。

②临床诊断标准,2项主要标准,或1项主要标准合并3项次要标准,

或5项次要标准。

(2)可能IE,1项主要标准合并1项次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

(3)排除IE,其他疾病诊断明确,或抗菌药物治疗≤4d则疑似IE的

症状消退,或抗菌药物治疗≤4d时手术或尸检无IE的病理学证据,

或不符合上述可能IE诊断标准。

鉴于最近发表的资料,写作组建议诊断标准中添加另外3项要点:

(1)心脏CT发现的瓣周病变应考虑为主要标准;

(2)疑似PVE时,18F-FDGPET/CT(仅适用于人工瓣膜植入3个

月以上者)或放射标记白细胞SPECT/CT检查显示植入物周围炎症异

常活跃,应该考虑为主要标准;

(3)仅通过影像检查发现的近期栓塞事件或感染性动脉瘤(无症状事

件),应该考虑为次要标准。

如下为2015年ESC修订的IE诊断标准术语定义。

主要诊断标准:

(1)血培养阳性IE。

①不同时间2次取样血培养结果显示,符合IE的典型微生物,如草绿

色链球菌、解没食子酸链球菌(牛链球菌)、HACEK组微生物、金黄

色葡萄球菌,或无原发病灶时社区获得性肠球菌;

或②持续血培养阳性显示符合IE的病源微生物,取样间隔>12h的

≥2次血培养阳性,或所有3次或4次不同时间大部分血培养为阳性(首

次和最后1次抽血取样间隔≥1h);

或③单次血培养伯纳特立克次体阳性或逆相ⅠIgG抗体滴度>1∶

800。

(2)影像学阳性IE。

①超声心动图结果阳性IE,包括赘生物、脓肿、假性动脉瘤、心内瘘

管、心脏瓣膜穿孔或动脉瘤、新出现的人工瓣膜开裂;

②18F-FDGPET/CT(仅适用于人工瓣膜植入3个月以上)或放射标

记白细胞SPECT/CT检查显示人工瓣膜周围炎症异常活跃(修订部分);

③心脏CT显示明确的瓣周病变(修订部分)。

次要诊断标准:

(1)易患因素,如易患心脏病或注射吸毒;

(2)体温>38℃的发热;

(3)血管表现(包括仅通过影像检查出的血管病变),如重要动脉栓

塞、脓毒性肺梗死、感染(真菌)性动脉瘤、颅内出血,结膜出血、

Janeway损害;

(4)免疫表现,如肾小球肾炎、Osler结节、Roth斑和类风湿因子;

(5)微生物学证据,如血培养

文档评论(0)

念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