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城区部分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VIP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城区部分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度中考全真模拟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少年正是读书时(23分)

为提升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举办“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活动一】寻,先贤之思

1.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诗文中有家国情怀:“了却君王天下事,(1)________”是辛弃疾忠君报国的雄心壮志;“(2)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3)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是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也有保家卫国的志向与战胜苦难的勇气。

诗文中有人间挚爱:“(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是李商隐至死不渝的深情;“我寄愁心与明月,(5)________”是李白绵延无尽的牵挂;“乡书何处达?(6)________”是王湾传达一片真切的乡情。

诗文中有深刻哲思:《陋室铭》中,刘禹锡高歌“(7)________,________”,直抒因品德高尚而陋室不陋的情怀,引人深思;《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8)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不要为眼前的顺境迷惑,要放眼长远才能履险如夷。

【答案】①.赢得生前身后名②.安得广厦千万间③.俗子胸襟谁识我④.蜡炬成灰泪始干⑤.随君直到夜郎西⑥.归雁洛阳边⑦.斯是陋室⑧.惟吾德馨⑨.政入万山围子里⑩.一山放出一山拦

【解析】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赢、厦、胸襟、蜡炬、雁、陋、馨、政。

2.诗歌里还有节气,你能说出下面诗句中的节气吗?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

(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宋·翁卷)()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A.惊蛰B.谷雨C.夏至D.白露

【答案】①.D②.B③.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理解和文化常识。

(1)由“九月初三夜”“露”可知,节气是白露;

故选D。

(2)“绿遍山原”指春夏时期草木萌发的情景;“白满川”指白色的柳絮满城飞舞;“子规”是杜鹃;“雨如烟”指梅雨后夏雨前细雨绵绵的情景。由此可判断,此句诗的时间是3月尾到4月,因此,节气应是谷雨;

故选B。

(3)由“鸣蝉”可知,时间是夏季,由此判断节气是夏至;

故选C。

【活动二】撷,诗词之芳

诗词表达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追求与人文精神,(yùn)①含着古今一脉的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家底”。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歌赋,是为了传承,也是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suǐ)②。把这些“文化家底”利用好、守护好,我们才更能怀着自信与从容行稳致远。《经典咏流传》立足诗词这一文化宝库,将古典价值()当代表达,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不少优秀文化类节目(),背后都(zhé)③射着同样的时代需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现实场景,吸④(nà)时代气息,满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__②___③___④___

4.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正确恰当的一项是()

A.汲取植入独树一帜B.汲取融入异军突起

C.吸取融入异军突起D.吸取植入独树一帜

5.文中画横线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把这些“文化家底”利用好、守护好,我们才更能怀着从容与自信行稳致远。

B.把这些“文化家底”利用好、守护好,我们才更能怀着自信与从容渐行渐远。

C.把这些“文化家底”守护好、利用好,我们才更能怀着自信与从容行稳致远。

D.把这些“文化家底”守护好、利用好,我们才更能怀着自信与从容渐行渐远。

【答案】3.①.蕴②.髓③.折④.纳4.B5.C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yùn含:蕴含,意思是:包含在内;

②精suǐ:精髓,意思是: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精要部分;

③zhé射:折射,意思是:光线、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阻挡而改变方向的现象,比喻通过某种方式反映出事物的表象或实质来;

④吸nà:吸纳,意思是:吸收,接纳;接受,采纳。

【4题详解】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汲取:引申为吸取、吸收。常搭配汲取营养、汲取精髓等;吸收:物体把外界的物质吸收到内部,比喻摄取有益成分,接受、接收。结合语境搭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可知,应用“汲取”;

植入:指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扩展意思为在影视剧中加入软性广告;融入:融合,混入、混合。结合语境可知,要将“古典价值”和“当代表达”联系起来,应用“融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