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夫世袭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设制度……文献中的夏文化——由“大同”到“小康”“天下为公”发展为“天下为家”“禅让制”发展为“世袭制”材料一:禹……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战国策?燕策》材料二:益干启位,启杀之。——《竹书纪年》材料三: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史记?夏本纪》考古中的夏文化材料一:1959年,……中国考古学家在传说中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带,开展了全面的文物普查工作,希望找到有关夏朝的遗址和遗物……其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二里头文化……距今约3900-3500年,该遗址为夏史探究开启了大门。——《高中历史第五分册》2008年7月18~20日,二十余家学术机构的老中青三代学者共一百余位参加“早期夏文化学术研讨会”绝大多数华裔学者及部分日本学者承认夏王朝的存在,而绝大多数西方学者则对于夏王朝是否存在存在怀疑。在中国传子不传贤的最早实施者是A、黄帝B、启C、禹D、纣二里头文化与夏朝的关系应属A、完全一致B、基本不符C、基本一致D、继承发展当今研究夏朝的历史主要依据不包括A、文献的记载B、甲骨文的记载C、出土的青铜器D、民间的传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这种社会现象最早产生于A、前5000年B、前2000C、前1500年D、前1000年**孔子《礼记·礼运》材料二:“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夏刑,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周礼·秋官·司刑》材料三:桀囚汤于夏台(今河南禹县)——《史记·夏本纪》其他文献资料的补充氏族社会解体刑法、监狱、军队、官职国家机器产生为什么说二里头遗址为夏史研究开启了大门?二里头遗址在时间与地域上与文献中的夏朝最吻合爵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如果你是与会代表,请就“夏王朝是否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王国维(1877年—1927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