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同步测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docxVIP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同步测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表所示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生产工具情况(单位:件)。这可印证战国时期(???)

铁器出土地点

生产工具件数

生产工具所占百分比

铁农具件数

农具所占百分比

辽宁抚顺

77

96.2%

68

88.3%

山西长治

31

86.1%

21

67.7%

湖南长沙

21

30%

17

80.9%

广西平乐约

170

93%

91

53.3%

A.社会生产力有重大发展 B.铁农具应用实现了普及

C.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均衡 D.地区发展差异逐渐缩小

2.11-13世纪是西方经济史著作中的“伟大的垦荒时代”。这个时期欧洲的耕地面积大大增加,但很多地方清除森林不再只为了补充耕地,而成为一种不断侵占牧地、沼泽与森林的占夺运动。这一行为(???)

A.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结构 B.破坏生态成为黑死病的诱因

C.源于印欧人迁徙的影响 D.为欧洲社会近代化奠定基础

3.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年两熟稻麦复种的耕作方式,但实行之初种植规模并不大。这种耕作方式要求收麦与插秧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平原地区稻麦复种规模大于山区。南宋时,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稻麦复种制得到推广,土地利用率也提高了一倍。由此可知,南宋稻麦复种制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下 B.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小麦在南方种植规模的扩大 D.经济重心南移现象日益突出

4.唐代孟郊有诗云:“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精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如何织纨素,自著蓝褛衣(破衣)。”由此可推知(????)

A.男尊女卑思想在社会中盛行 B.家庭纺织具有纳税和交换的作用

C.女织在家庭经营中占据主导 D.土地兼并严重造成农户濒临破产

5.架田,又名葑田,是一种浮在水面上的田垢。宋元时期,江浙、淮东、两广一带都有使用,其分布的范围也相当广泛。架田在种植粮食作物的同时,还大量地种植蔬菜。据此可知,架田的使用(???)

A.完善了宋元的土地制度 B.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C.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D.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6.北宋梅尧臣在《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三首》中写道:“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玫禾苗稔。”这首诗体现出(???)

A.租佃制度的发展 B.灌溉技术的发展 C.作物品种的增多 D.纺织技术的改进

7.《管子·海王》:“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有无。”这反映了(???)

A.铁犁是主要耕作方式 B.冶铁技术的进步性

C.家庭手工业的重要性 D.生产工具的重要性

8.山顶洞人时期,我国开始出现捕鱼,主要地点是在附近的池沼;新石器时代捕鱼开始普及;周代有海上捕鱼,并对捕鱼实行管理,限制破坏水产资源的渔具;明代海洋捕捞业继续受到重视,出现了大渔船及禁海期。由此可知,推动我国古代捕鱼业发展的因素是(???)

A.商业的发展 B.集体劳作的方式

C.国家的推动 D.生产工具的进步

9.如图为江苏睢宁县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画面可见田间耕作场面,一农夫扶犁扬鞭呵牛耕田,近处一儿童提篮播撒种子,远处一农夫挥锄松土,一人挑担送水送饭;画面右侧停放一辆运送肥料的牛车。该画像砖可用于研究(???)

A.多种经营方式的兴盛 B.租佃生产关系普及

C.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D.封建剥削较为沉重

10.据某学者研究统计,汉代一个五口之家的自耕农种60亩土地,年收入为120石,表1为其全年支出情况。据此可以推知(????)

单位:石

生活用

纳税用

生产用

祭祀往来用

口粮—80

地税—4

种子—6

祭祀—3

食盐—5.5

算赋口赋—6

饲料—8

其他—2

衣着—4.5

农具—5

小计—90

小计—10

小计—19

小计—5

A.土地私有存在危机 B.小农经济难以维系

C.实行均田迫在眉睫 D.豪民兼并容易产生

11.以下为敦煌莫高窟第“445窟的壁画,据考证其作于盛唐时期。下图展现了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A.曲辕犁在当地得到广泛传播 B.政府在边疆地区实行屯田制

C.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的拓展 D.边疆与内地农业生产一体化

12.据史籍记载,公元前594年从鲁国开始的新的税制已在几个国家纷纷出台。虽然记载的条目简略而令人不解,但一般地说,新税基本上包括农民的实物支付,以代替原来的个人劳役。在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