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地质学第四章 油气运移.ppt

油田开发地质学第四章 油气运移.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孔隙、微裂缝和微层理面成岩早期、源岩低成熟-未成熟阶段:主要相态:分子溶液。孔隙度大,油气少主要通道——连通孔隙、微层理面异常高流体压力导致源岩形成微裂缝。六、初次运移的方向、距离,也可发生侧向运移横向上有异常压力带时垂向为主方向:.1高异压力带?低压力带碎屑岩沉积盆地:微观上,泥岩向砂岩运移;宏观上,由深部向浅部,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运移。六、烃源岩有效排烃厚度阿尔及利亚储集层上覆页岩生油层中烃类、胶质、沥青质含量分布(据B.P.Tissot,1978)约为28m(上、下距储集层各14m左右)过厚的块状烃源层,中间排烃无效控制排烃的因素分析一、油气二次运移的阻力和主要动力二、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和主要时期三、方向和距离四、地下流体的势分析第三节油气二次运移动力:浮力、构造作用力、水动力阻力:毛细管力、水动力图:背斜地层中水动力与浮力的配合情况及油气运移方向一、油气二次运移的阻力和主要动力水动力与浮力之和的绝对值Pc时,发生二次运移。1毛细管力储集层孔隙直径大多介于500~0.2um之间,属毛细管孔隙。CapillaryPressure3、浮力——动力油、气的密度比水小,在水中存在浮力,与油气密度和体积有关:F浮力=V(ρw-ρo)gV:油相体积;ρw、ρo:水、油的密度;g:重力加速度浮力大于毛细管阻力,油气运移:静水条件下:V(ρw-ρo)g2σ(1/rt-1/rp)σ为油水界面张力;rt为孔隙的喉道半径;rp为孔隙的半径石油运移的临界高度:Zo=[2σ(1/rt-1/rp)]/[(ρw-ρo)g]——静水条件下,石油在储层中开始运移的条件是:油柱高度大于临界高度临界气柱高度:Zg=[2σ(1/rt-1/rp)]/[(ρw-ρg)g]3、浮力——静水条件下——水平地层:——由于ρw-ρg>ρw-ρo;所以:相同条件下,气柱上浮临界高度远小于油柱。——粒度越细,孔喉越小,油柱上浮所需临界高度越大。奇尔曼.A.希尔的一个试验的三个连续阶段,说明浮力的作用与油滴数量的关系盒子长1.83m,厚约10cm,宽约30cm,内装满浸水的砂子:a:将三堆油注入水浸砂中,每堆油大小约10cm,互不连结,浮力不足,油滴停滞不动;b:加入一些油,使三堆油互相连接汇合,其上部有指状油流开始向上浮起,油堆体积增大,浮力随之增大,足以克服阻力,而上浮运移;c:几小时后,整个油堆都上浮运移到盒子的顶部聚集,在下部只残留了很少很小的油滴。浮力的作用与油滴数量的关系3、浮力——静水条件下——水平地层:在相同球形颗粒呈菱形堆积的储集层中,油柱的临界高度与储集层参数之间的关系纵:油柱临界高度横:颗粒直径大小Δρ:油水密度差如当Δρ为0.2,储层颗粒直径0.2mm时,油柱的临界高度为1.524m(5ft),即油柱高度超过1.524m时,石油将在储集层内向上运移;若储集层颗粒变细,石油向上运移需要的油柱高度增大。3、浮力——静水条件下——水平地层:油气先运移至储层顶部,汇聚到一定量后,沿阻力最小的上倾方向运移。3、浮力——静水条件下:倾斜地层:净浮力:Fo·Sinα;此时Zo=Lo.Sinα——油柱方可向上倾方向运移。即Lo≥[2σ(1/rt-1/rp)]/[(ρw-ρg)g]sinα4、水动力压实水流:从盆地中心向边缘;大气水流:从盆地边缘露头区向盆地内部水流动方向与油气浮力方向一致时为动力;反之为阻力。在动水条件下,油珠于水湿润的环境中通过孔隙喉道运送,向上流动的水流帮助浮力克服相反的毛细管力图:水平地层中油气在水动力推动下的运移石油二次运移的条件:水动力毛细管阻力水平地层:4、水动力——水动力与浮力同向时为动力,与浮力反向时为阻力倾斜地层:石油二次运移的条件:油体浮力±水动力毛细管阻力地下储集层中水处于流动状态时,储层内就存在势梯度。也就是在任何一油段两端存在一定水头差(Δh)。油段就要发生倾斜,其两端的高差(ΔZ)和水头差(Δh)的关系是:倾斜地层:——动水静液面测压面Xo为烃柱水平宽度;水动力大小用动力压力梯度表示,即dh/dx;水头梯度ΔZ是水头差作用的总结果(3)分子扩散:浓度梯度,烃分子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主要是轻质油和天然气。扩散系数D的影响因素:各种物质的扩散强度随分子量↑呈指数

文档评论(0)

一壶清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