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随州市202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指定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第1—7题为地理,第8—17题为历史,第18—27题为道德与法治。每题2分,共计54分。)

1.下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手工业的进步 B.农业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城市的繁荣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铜钱到纸币,反映的是货币的进步和变化,货币的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项正确;货币的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手工业进步、农业发展以及城市的繁荣没有必然关系,排除ABD项。故选C项。

2.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历朝特别注重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度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建立大一统王朝 B.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唐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 D.元朝确立行省制,君主专制到顶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效仿,B项正确;秦朝推行郡县制,建立大一统王朝排除A项;隋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排除C项;元朝确立行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排除D项。故选B项。

3.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不久设置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唐朝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清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建立行省。对上述措施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西域在西汉正式归属中央 B.唐朝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

C.清朝对边疆管理方式单一 D.历代政府重视新疆的治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是每个朝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并没有表明清朝对边疆管理方式单一,C项错误,符合题意;西域在西汉正式归属中央、唐朝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和历代政府重视新疆的治理从材料中可以体现,AB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4.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知识结构图中横线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9年,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D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运动,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运动,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5.邓小平曾说:“在历史上,这次会议之前,我们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可知是遵义会议,C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6.“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的阴谋,华北八路军乘着雨季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参与作战的八路军有105个团约20万人。”这场“战役”是指

A.平型关大捷 B.武汉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的时间是1940年下半年,和八路军105团,再结合所学可知,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可知,D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排除A项;武汉会战是1938年,排除B项;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排除C项。故选D项。

7.右图是新中国某个时期农村粮食产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吨),对图中数据变化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进行土地改革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完成三大改造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图中数据变化,从1949年到1952年农村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是因为1950-1952我国进行土地改革,A项正确;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排除B项;1956年底完成三大改造,排除C项;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